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棉田土壤含氮量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unp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棉花冠层光谱、土壤光谱与植株含氮量、土壤含氮量的相关性,筛选适宜的特征参数和植被指数,建立棉田土壤含氮量最佳监测模型。从而提高土壤含氮量的遥感估测水平,为今后更好地应用卫星成像光谱数据进行作物监测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2007-2008年在石河子大学实验站测定的不同氮素处理的棉花冠层、土壤光谱与农学参数,通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棉花冠层光谱、棉田土壤反射特征、微分光谱特征差异,及农学指标与冠层光谱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并同步进行模型验证和精度检验。[研究结
其他文献
本研究供试材料包括两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313A、9313B、P100A、100B)和1个隐性核不育两用系(M_2AB)。于2006年9月进行中国“实践八号”卫星搭载,并在室内进行了化学诱变(NaN_3)复合处理,对甘蓝型油菜的诱变效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甘蓝型油菜诱变当代(M_1)根尖的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航天搭载促进有丝分裂,复合处理同航天搭载相比,甘蓝型油菜种
鹰嘴豆在豆科植物中居第三位,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豆类之一。鹰嘴豆的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度可达二米,故很耐旱。由于其在分类学上接近于模式豆科植物苜蓿,并且能够在相对含水量较低的土壤中生长,鹰嘴豆有它特有的优势用来研究植物如何响应干旱胁迫。转录调控是植物生长发育、逆境反应、信号转导、抗病性等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最主要调控形式,转录因子是参与基因转录水平调控过程的重要因子。锌指蛋白正是作为真核生物中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