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三股流换热器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总体性能和军事作战效能不断提高,高热流密度的大功率机载电子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对飞机环境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冷却要求。传统的空气循环制冷系统已难以满足机载电子设备的冷却需求,高效、紧凑的多股流换热器成为发展趋势。本文以65号防冻液、R134a、空气作为三股换热介质的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计算、实验模拟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设计和性能分析,并据此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推导了基于冷热流体分类法的三股流换热器的计算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对机载的三股流换热器进行设计计算,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机载三流流换热器的结构参数。(2)基于ASPEN软件对三股流换热器进行设计计算,并通过改变换热器的通道排布方式与流体流动方式,优化机载三股流换热器,提高换热效果、降低压力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冷热流体逆流的流动方式较叉流流动方式,空气侧压力损失小。并分析了冷热流体流量关系,对换热通道排布方式的影响。最后从换热效果及压力损失角度综合考虑,计算得出机载三股流换热器换热介质采取叉流流动模式,冷热流体间隔排布方式最佳。(3)搭建了三股流换热器性能分析实验平台,验证了上述机载换热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同时,研究表明:当三股流体均选择空气时,冷量随着冷流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冷流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冷量过剩,从而产生热量内耗,影响换热效果,最后导致两股热流体出口温度下降速率减小。该研究成果为机载三股流换热器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混杂传感器网络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控机动性的移动节点,利用混杂传感器网络移动性优势能够较好地解决静态传感器网络难以处理的自部署、自修复、自维护以及定
航天飞机在再入大气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速度与环境变化,其机翼应该兼顾各种复杂的性能要求。自适应机翼的概念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只设计具有自适应前缘的翼型,而并不
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实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强调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给建筑行业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与国际接轨,本文简要介绍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中较为流行的全生
飞机空气导管系统是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机身重要部位,是连接气源和用气系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空气导管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载荷与约束的作用,如果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