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环境变化影响局部和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景观),而人类活动又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局地土地覆被、景观格局,进而促使全球环境变化。因此,对局部景观格局的分析有助于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地处高海拔地区,借助遥感与GIS技术研究该区的景观格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影响区域中的大渡河上游干旱河谷区为例,结合Landsat-7 ETM+数据、1:10万地形图、收集的相关资料以及对该区的实地调查,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提取了研究区的景观类型信息,进而通过计算不同层次的景观指数,对该区的现时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对所选用的ETM+数据进行数据融合试验,在比较了IHS变换、PCT变换和SFIM变换三种融合方法的融合效果之后,选用SFIM变换对ETM+的多光谱和高分辨率波段进行数据融合处理。 ②在进行景观类型信息提取的过程中,试验了SOFM神经网络和最大似然法两种分类方法,最后选用最大似然法结合NDVI信息和纹理信息对研究区的景观类型进行提取。 ③选用景观指数对研究区景观格局进行不同层次地分析后发现:研究区的总体景观格局呈现“基底——廊道——缀块”的结构特征,其中高山草甸为景观的基底,河流为廊道,其他的景观类型以缀块的形式分布;研究区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破碎化程度高,而且景观类型的形状不规则,复杂程度高;研究区景观类型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