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焓(火用)判据的环冷机适宜热工参数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是我国“十一五”以来现代钢铁联合企业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已被纳入我国《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中。实施竖罐式余热回收技术变革和基于环冷机模式的余热回收技术挖潜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烧结余热回收的两条技术路径。其中,基于环冷机模式的余热回收技术挖潜更具有现实意义: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条环冷机模式的余热回收工程在马钢实施以来,国内外各学者及技术人员围绕着环冷机的漏风等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人们也忽略了一个事实——环冷机的设计与运行主要基于烧结矿的冷却,而并非基于烧结矿的余热回收。那么现有环冷机的结构型式、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是否与烧结矿余热回收相匹配?是否还有潜力可以挖掘?基于此,本文以环冷机模式余热回收的技术挖潜为工程背景,以环冷机3类变量关系为研究主线,以环冷机内气固换热为研究内容,以数值计算为研究手段,开展环冷机内热工行为研究,进而确定环冷机适宜的结构和操作参数,为实际生产工况调整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及创新:(1)完善环冷机内烧结矿与热载体之间的传热过程数值计算模型。以COMSOL软件为平台,开展UDF二次开发:首次将环冷机台车的平移速度编译到模型当中,并嵌入描述矿层阻力特性的粘性力项和惯性力项系数、气固体积传热系数;藉此建立了环冷机烧结矿层内3维稳态气固传热数值计算模型。(2)提出了以环冷机余热回收段出口热载体焓(火用)作为余热回收效果评判指标。其中,组成焓(火用)的温度(火用)定量表征了后续吨矿发电量的正效应(即发电),组成焓(火用)的压力(火用)表征了吨矿发电量的负效应(即耗电);由温度(火用)和压力(火用)组成的焓(火用)定量描述了吨矿“净发电量”。(3)影响出口热载体焓(火用)的主要因素自大到小依次为料层高度、余热回收段长度、颗粒直径、冷却气体进口流量:随着冷却气体流量和余热回收段长度的增加,出口热载体的焓(火用)逐渐上升,达到峰值点后开始下降;随着冷却气体进口温度的提高,焓(火用)值整体呈线性增长;随着颗粒直径增加,出口热载体焓(火用)不断下降。(4)以国内某405 m2环冷机为算例,得到其适宜结构与操作参数:吨矿配备冷却气体流量为1212 Nm3、料层高度为1.12 m,与现行工况条件相比下调37.85%和25%,余热回收段长度81.2 m,与目前设置长度相比增加40.89%,优化后出口热载体焓(火用)提升7.0%,按吨矿发电水平13~15 kW·h,调整后每生产1t烧结矿,可多发电0.91~1.05 kW·h,每年总计可多发电336.7~388.5万kW·h。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像元结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对现有红外探测器性能和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物理机制和新器件结构的引入。超材料是电磁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由亚波长单元周期或非周期排列而组成的人工结构,在光频段,超材料与纳米光子学领域相结合,以独特的方式控制光的传播、辐射、散射和局域化,光学超材料重新定义了我们理解光的模式,如负折射率、突破衍射极限、完
命名实体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应用的基础,针对网络安全、法律、医学等领域范围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网络攻防领域信息抽取、法官裁判预测、医学病症识别诊疗等任务中,实体识别精准尤为重要。这些领域中实体识别错误代价较大,实体识别在这些特定领域范围自然语言处理工作中是一项既关键又基础的任务。实体识别目的是在一段特定文本中确定文本中实体的语义类别。在实体识别任务中存在上下文有效信息较少、实体词长较长的复杂实体
气候变化在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和旱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同时,对于流域水文循环及水资源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而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又制约着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因而,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的水文响应过程,对于当地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文研究区域为雅砻江流域,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输的重要能源基地,故开展该区域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研
得益于现阶段人工智能领域的迅猛发展和技术创新,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智能电视作为其中重要应用之一,相比传统电视仅能通过遥控器按键进行控制,由于搭载了智能语音搜索功能使得其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智能电视让用户使用麦克风进行语音输入,然后经过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等技术处理,最终返回用户所需要的搜索结果。为了实现此功能,需要搭建一个语音搜索平台来达到实际应用的效果,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拥有的财富快速提升,带动了投资需求尤其是金融投资需求的迅猛增长,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导致近年来通过线上进行的外汇、期货理财等金融投资成为投资新宠。金融投资需求的迅猛增长和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为以线上外汇产品为主的外汇经纪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内外金融环境变化的风险。在政策复杂多变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外汇经纪商如何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并使其有
随着临近空间战略规划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理论构想不断提出。而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气动特性与传统航空器存在较大区别,因此对其性能进行准确高效地模拟与预测对航空航天领域意义重大。通过结合基于动理学模型的随机粒子方法和开源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构建大规模计算平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本文通过矩方程理论和一维激波数值模拟,从理论方面阐明了常见的几种动理学模型(BGK、ES-BGK、
在精密仪器,医疗器械、微电子行业中,微型零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微塑性成形技术是制备微型零件最有潜力的方法。当材料尺寸减小到一定程度,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超细晶材料在微机电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而深冷轧制技术是制备超细晶的有效手段,因此将深冷环境引入到微尺寸效应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室温和深冷轧制技术制得不同厚度的H65黄铜薄板,借助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分
近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与金属结构相互作用的强耦合效应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当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由多层减至单层时,其带隙由间接带隙变为直接带隙,且具有较大的激子结合能和较强的激子跃迁偶极矩,因而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在室温下有关激子的器件中有潜在应用。相较于有关J聚体或量子点的强耦合研究,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强耦合效应的研究可以为室温条件下的器件创新提供更好的应用平台。然而,为了将具有强耦合性质的
在机械加工中,钻削加工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选择钻削刀具时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二并联机床上刃磨的麻花钻具有很多优点,如横刃呈S形,定心性好、钻削力小和钻孔精度高等。但是在实际刃磨过程中,刀具刃磨参数中钻尖顶点距离砂轮端面最高点的距离是手动对刀控制。该参数就是对刀位置,其很小的变动就会对实际刀具刃磨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对横刃部位的影响。横刃是螺旋面钻尖的主要部位,螺旋面钻尖是麻花钻的主要工作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智能工厂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其核心是制造执行系统(MES)。而传统的MES智能化集成相对较少,存在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数据管控缺失等问题,且常规MES系统对生产异常也难以做到准确和实时预测。本文从企业实际着手,对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智能工厂MES系统和产线实时预警系统进行了研究,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