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有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主要包含两大部分:正文和辅助文。辅助文相对于正文来说,处于“辅助”地位,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解释和拓展。辅助文虽不作为教材主体,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且占据着大量篇幅,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用书指出,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辅助文的形式和种类多样,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的内容,有助于实现启发性教学。善于运用辅助文这一宝贵的资源,必然有利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然而,对于辅助文文本的作用和价值,目前教师对其认识不清,在教学上使用辅助文的频率极低、运用方式单一,不仅浪费辅助文这一教学资源,也不利于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要落实和贯彻教学的生活化,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就要充分认识辅助文文本价值,正确把握辅助文和正文之间的内在联系,采取二者结合的优化策略,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资源。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辅助文作为教材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素养的养成和价值的塑造,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重视对教材辅助文资源的利用,引导学生把辅助文材料与正文的观点、原理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顺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趋势,使辅助文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现有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为研究对象,探析辅助文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辅助文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摸索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辅助文的相关路径,希望能引起广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辅助文的重视并能对其有效利用,顺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趋势,给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提供一点借鉴,为如何有效地运用教材辅助文提供实质性的参考意见。本研究由导论、正文和结语构成,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导论部分: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的阐述。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对运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首先是对教材辅助文内涵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依据教材“致同学们”,将教材辅助文划分为五类:相关链接、名词点击、专家点评、文化名人和名言;其次对运用辅助文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探讨,建构理论支撑,为下文做铺垫。第二部分:运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的必要性和意义。从宏观角度对运用辅助文的必要性进行阐述:贯彻生活教学的要求和遵循高中生心理特点的需要;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微观角度分析了辅助文对教学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第三部分: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本文结合教育见习和实习期间的课堂观察、对教师的访谈和案例分析,对辅助文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目前辅助文运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四个方面:教师不重视辅助文的使用、只关注与考试有关的辅助文、教师运用辅助文机械化、运用方式单一;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三点:教材辅助文的局限性、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和教师对辅助文认识不清。第四部分: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运用的具体对策。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教材编写、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等方面重点论述了教材辅助文的实施策略:注重教材辅助文的完善,教师高度重视辅助文的作用、对辅助文进行适当取舍、创造性地使用辅助文(借助辅助文创设问题情境、依托辅助文点评时政新闻、利用辅助文进行课堂结尾)。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前瞻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