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控制DEM匹配与差异探测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医学影像、土壤侵蚀、泥石流灾害监测以及军事应用等领域,常需对两个相同或相近的三维表面进行匹配和在此基础之上的差异探测研究。由于有时布设控制点的困难,无控制三维表面匹配和差异探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规则格网DEM的无控制匹配和差异探测问题。 本文首先对3D自由表面匹配技术从表达方法、转换方式、重构策略和匹配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以规则格网DEM为匹配研究对象,采用LZD算法为匹配方案,进行无控制DEM匹配研究和实现。通过分析匹配算法原理和转换参数相对关系,提出了增强LZD算法拉入范围的坡度平滑技术,改善了LZD算法的拉入范围,增强了匹配自动化程度;并针对DEM数据趋于海量化的趋势,结合规则格网DEM易于多尺度表达的特点,提出了基于LOD技术的海量数据DEM匹配解决建议。 在实现无控制DEM匹配基础上,针对匹配应用中表面差异探测需要,应用稳健估计理论进行差异探测研究和试验。在泥石流灾害引起的地表变化探测应用中,提出顾及地形特征的F-LZD+M匹配算法,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已有差异探测算法LZD+M和LZD+LMS,与新算法F-LZD+M的效果。仿真试验证明F-LZD+M算法的匹配精度和计算效率比LZD+M估计和LZD+LMS算法优越。最后,在普歪沟流域应用F-LZD+M算法,成功地探测到泥石流灾害引起的地表变化量。实例试验表明F-LZD+M算法在无控制表面匹配探测地表变化中有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大区域动态检测的需求,高分辨率、多时相、多源数据的变化检测越来越重要。SAR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使得SAR数据成为变化检测的重要数据源,另外TerraSAR
硫(S)是继氮(N)、磷(P)、钾(K)之后第四位必不可少的生命元素。硫代谢是PX099A体内重要的代谢途径,在合成致病毒素和无毒因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抗毒素筛选体系培育抗性植株和以无毒因子作为药物靶标应用于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采用乙酸乙酯法分离、提取硫梯度处理的PX099A致病毒素,并对其进行生物毒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4mM浓度范围内,硫浓度越高,越有利于PX099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作为一种主动成像的微波遥感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成像能力,可以穿透云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雨区、地表和植被。与传统的矿区沉陷监
本试验以我国东北特有矮生果树—长梗郁李(Cerasus japonica var.nakaii.)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花芽形态分化、花器官分化、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胚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为各行各业的管理与发展起到了决策支持的作用。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的途径也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变得更加多样化,其中基于
楚科奇边缘地是楚科奇海陆架外缘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形与构造单元,它的地球物理及地层与构造特征对于认识美亚海盆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和解释楚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