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二字早已深深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当前,人们提倡有机的生活方式,并将其贯穿于平时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在旧城更新的实践中,“有机更新”理论也已被国内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和采纳。“有机更新”最先是吴良镛先生在菊儿胡同改造项目中提出来的一种维护式的旧城改造方式,也是当前一种较为流行并且切实可行的旧城保护与更新的理论指导方法。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有机更新理论的应用局限于小规模渐进式的历史旧城区的保护和开发项目中。近年来,一批盲目追求历史建筑元素的项目拔地而起,显得不伦不类。或是急功近利地追求城市新面貌,对旧街区进行粗暴的推倒重建。那么,应该怎样使有机更新理论更好更有效地指导不同类型的旧城更新改造?笔者在大量阅读有机更新理论相关文献时,深受启发,推想能否将有机更新理论的应用范围进行拓展,运用于更多的一般旧城区而非历史城区的改造?笔者在此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在不同类型的旧城中如何运用有机更新理论进行指导,使改造后的旧城焕发生机、延续活力?基于此,本论文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缘起,论文研究的问题与对象,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并提出论文的框架。第二章主要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当前关于旧城更新的国内外相关学科及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及对当前一般的旧城更新方式做归纳、对比与总结。第三章分析了国内比较知名的五个经典有机更新案例,分析了它们在各自的设计构思、改造模式,从中进行经验总结,探索出有机更新理论的深层次内涵,为本文的设计策略提出提供了一些启示。第四章对有机更新的效益做进一步的分析,对有机更新中的经济收益所涉及到的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为有机更新的拆迁投资改造模式选取提供一条思路。第五章结合笔者实际参与的项目——麓山南路两厢有机更新项目,以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对项目进行调研分析和模拟规划,进一步探索有机更新的应用模式。第六章是对前文探索的一个总结,提出在旧城更新中除去需要具有前瞻性和统筹性的规划外,更重要的是要结合项目实际出发,进行必要的功能置换,且在改造中涉及的各大利益主体需共同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改造效果。笔者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未来在旧城有机更新上寻找更为合适的方法策略,引导人们从多角度去解读和探索有机更新理论,将有机更新理论更好地运用于旧城改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