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兔在体的左肺缺血、肺动脉保存液灌注、低温保存、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用以比较、筛选和鉴定不同肺保护液对在体肺缺血冷藏再灌注后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实验因素对肺保存液保存效果的干扰,以优选肺保护液,为临床肺保护液的开发提供实验工具。 方法 新西兰白兔50只,体重2500~3500g。其中10只用于预实验,建立并逐步改进兔在体左肺缺血、肺动脉灌注、冷藏、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40只新西兰白兔用于正式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经左侧开胸,掀开胸壁,游离左上肺动脉,穿刺置管,切除左肺上叶,经左心房置管入左肺下静脉。A组(对照组):单纯阻断左肺门,左肺不灌注肺保护液,阻断左肺门后直接将左肺下叶放入特制的肺保存器内10℃冷藏2小时,移去肺保存器,再灌注2小时;B组(LPD组):左肺门阻断后经肺动脉灌注4℃ LPD肺保护液,经肺静脉内置管引流,余同对照组;C组(抑肽酶组):灌注液为含抑肽酶的LPD液,余同LPD组。D组(GBE组):灌注液为含GBE的LPD液,余同LPD组。分别于肺门阻断前、再灌注5分钟、120分钟取肺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正常、缺血后及再灌注损伤后肺静脉血氧含量,以评价保存后肺氧合功能。取左肺上叶正常组织及肺门开放前、开放后120分钟取左肺下叶肺组织,10%中性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组织P-选择素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基因mRNA表达的情况。将左肺组织取标本后余肺用吸水纸拭干,称重得标本湿重,将标本置入72℃烤箱内,烘烤72小时后称重记录为干重,计算出肺湿/干重比,检查肺水肿情况。 结果 在预实验阶段,10只动物因出血死亡,或因出血导致的后续操作无法进行而致失败5只,成功率50%。经过改进后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