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是一位杰出的华裔美国作家,以《纽约时报》畅销小说《喜福会》闻名于世。《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第四部小说,探讨了三代人之间的母女关系。在人类的所有关系中,母亲同女儿的共生关系最为显著。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女儿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其中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而“母亲情结”和“惧母症”更是会左右女儿对母亲的态度,进而影响母女间的关系。因此,本文试图运用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来剖析《接骨师之女》中复杂的母女关系,以及探究谭恩美在该小说中所塑造的母女关系的表现形式。全文由六个章节所构成。第一章节介绍了谭恩美的个人生活、创作主题和文学成就,以及《接骨师之女》。第二章节归纳分析了国内与国外学者对《接骨师之女》的研究成果,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三章节介绍了精神分析领域的“母亲情结”和女性主义领域的“惧母症”这两个概念,以及这两个概念在文学批评中的密切联系和重要作用。第四章节阐述了“母亲情结”和“惧母症”分别在宝姨、茹灵和露丝的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她们之间的母女关系所造成的影响。第五章节论述了茹灵和露丝在各自的母女关系中所呈现出的抗拒和认同,以及她们对母亲的态度从抗拒到认同的转变过程。第六章节总结了全文并且重申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尽管文化差异与代沟对母女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母亲情结”和“惧母症”对抗拒-认同式的母女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此外,女儿对其母亲的过往以及家族历史的理解对于母女关系由抗拒转为认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