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集在不完备数据分析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eiju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波兰的Pawlak教授提出来的经典粗糙集理论,其研究的主要是针对完备的信息系统,且是建立在不可分辨这种等价关系之上的,这种分类对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性要求很高。然而当今的数据处理中常常会存在数据的缺失,因此研究粗糙集的扩展模型对粗糙集研究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则以不完备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粗糙集理论为工具,对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粗糙集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创新内容:(1)基于容差关系的粗糙集模型在不完备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容差关系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在一个容差类中,容差类里面的元素和产生这个容差类的对象都是满足容差关系的,然而容差类里面的任意两个元素却并不一定满足容差关系,为了解决这个缺陷,本文重新定义了容差关系,即:相容关系;提出了最大完全相容类的概念,最大完全相容类里面的任意两个对象都满足相容关系;接着,提出了两个方法用于选择一个对象的最佳相容类,这个可以用于知识约简,对分别由容差关系和相容关系产生的论域上的覆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最后,就一个医学上的决策系统进行分析,挖掘出了简洁的规则。(2)当不完备信息系统中同时具有遗漏型和缺席型未知属性值时,分析了Grzymala-Busse提出的由特征关系得到的特征类,发现特征类中并非任意两个元素都满足容差关系;基于这一点不足,本文在特征类中引入了最大相容块技术,提出了特征相容块的概念,不仅对基于特征相容块的粗糙集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讨论,而且将特征相容块粗糙集与特征关系粗糙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特征关系的粗糙集模型,采用基于特征相容块的粗糙集模型可以获得更大的下近似集和更小的上近似集,从而提高了粗糙集的近似精度。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带宽不断提高和个人计算机性能迅速提升,网络中流媒体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由于流媒体对带宽的高占有特性,传统的C/S方式很容易导致服务器的性能瓶颈,CD
云计算近年来的发展方兴未艾,特别是虚拟化技术被应用到云计算领域后,在进一步提高已有计算平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服务。虚拟化已成为云计算实现落地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及其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伴随着医学、三维扫描仪及后来CT等三维数据获取设备的不断改进,生成的三维模型数据的数量规模和复杂程度正在日益增长;同时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影像成为医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其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因为其图像的分辨率高,对人体损伤小,而成为病理和解剖研究的主要手段。
学位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人们对其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由于各种重要数据信息被非法窃取或者篡改的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 作为数
协同组编著的提出,是为了支持多个用户在不同的计算机终端同时协同处理共享文档。不同于以往的一致性维护模型,在协同环境下用户期待他人的参与,于是系统并不需要非常严格的序列
自然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并区分外部有害抗原和自身组织,从而清除病原并保持有机体稳定;而人工免疫系统是以自然免疫系统为原型,利用自然免疫系统各种原
目前信息化建设呈现出“数据集中化、业务综合化、管理扁平化、决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企业信息和数据的集成交换需求越来越强烈。因为数据集成和交换必须解决复杂的数据处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模拟电视将逐渐被数字电视所取代,而高清晰数字电视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清晰数字电视机顶盒作为接收高清晰数字电视的终端设备,配合各种数字或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