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通过对第三阶段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论确定性》(On Certainty)的深度研读,以维特根斯坦反驳摩尔“我知道……”等命题来作为起点,论证得出“知识和确定性属于不同的范畴”,因此这种“确定性”也就从知识的“正当辩护”之外对知识的确定性加以保证。进而深层次追问维特根斯坦“确定性”的最后落脚点,回归到一种“无根基的根基”的“新基础主义”的观点之上。文章选用了几个核心概念来重新解读这种“确定性”的全貌,尽可能的以维特根斯坦“显现”的方法展示其特征,来规避由于概念混乱而造成的“理智危险”。“强调活动,注重参与”一直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特征,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最后也回归到了语言实践的“生活形式”之上,这也就构成了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游戏”中“显示”出的“存在”关怀。文章从“质疑”出发,通过对维特根斯坦描述“确定性”的几个核心概念的重新诠释,得出维特根斯坦“确定性”的“魂归之乡”,从而更加完整的揭开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迷人之谜”并加以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