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大成,《朱子语类》则是研究朱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本文旨在通过对《朱子语类》中有关语文教育思想的内容的提炼与分析来寻求解决当前语文教学问题的答案。第一章主要从教育内容上来进行分析。朱子的教育内容重在从“尊德性”与“道问学”两个方面入手。在德性方面,朱子要求学者修炼道德秩序、社会大我以及超道德三层境界:在学问方面,朱子则要求学者广泛涉猎学习各种门类的知识。这两方面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德”与“智”有明显的补充与启发。在“智”的方面,教师应当在保证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桥梁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哲学、史学、美学等知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德”的方面,教师应摒弃传统道德说教,以教材为本,以言传身教的方法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的秩序意识、关怀意识以及洒脱情怀。第二章主要从教育方法上来进行分析。主要选取朱子教育方法论中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以及读书之道。朱子知行合一强调“知在行先,行重于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说真话,要写自已有体验有感悟的生活,同时应当加强教学中对应用文的重视。而格物致知思想强调“即物穷理”,这启示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积累,只有将学生的语文根基扎得深、知识面积累的宽,才能期盼学生有朝一日能够贯通,能够举一反三。在读书之道方面,朱子强调的比较多,这里,文章主要选取静以虚心、不责效、怀疑精神、深研文本义理、沉潜用力五个方面加以补充前人曾经提取出的“朱子读书法”。第三章主要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出发,首先论述朱子教育评价的目的及风格,朱子批判当时已落入格式化的科举考试,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高则为圣人,下则为君子,由此引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底线评价与顶线评价。在风格方面,朱子借助“设问”和“比喻”等手法彰显出一种“活泼泼地”特色,更是为今日的语文课堂增添活力,为体现师生平等对话,张扬学生个性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