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礼仪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是指围绕着人的生命里程中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在任何一个社会,个体的成长都要遵照他所属集团的规范和文化,实现从他律到自律、从自然性地位到自主性地位、从全人格关系到非人格关系等一系列社会化转变,最终发展起维系社会共同生活的实际行为。恭城黄坪村瑶族人生礼仪中的三礼:“生一礼,婚嫁一礼,丧葬一礼”被视为人生中的生命转折点,在这生命转折点上举行的人生礼仪馈赠习俗具有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独特情景和文化意义。
当举行人生礼仪的仪式时,黄坪村民就遵照特定的“馈赠圈”进行馈赠交流,在这一“馈赠圈”中,外家的地位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除了血缘关系外,黄坪村民还格外看中与所拜干亲的关系,这体现了在瑶族乡村社会人际交往格局与内在规则的扩大。此外,在黄坪瑶村社会中,突显了互助关系的存在。
除了人际馈赠关系外,人生礼仪中举行的各种仪式还体现了人神之间的馈赠交流。借助可食用的和不可食用的祭品,希冀通过祭品这一象征符号作为桥梁,把世俗和神圣世界有机地连接起来,建立一种和睦共处、相互依赖的人神关系。在人神馈赠交流中,也遵循“馈赠圈”这一内在规则,生祭与熟祭表示与神灵关系的亲疏远近。人神馈赠交流是黄坪村民生存心理支点之一,体现了他们模糊的宗教观念和功利的现实人生态度。
在瑶族人生礼仪馈赠习俗中,女性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地位。在黄坪村,无论是以女性为参与主体的诞生礼,还是以角色发生社会变化为脉络的婚姻礼仪,甚或是在丧葬礼仪中,女性的地位和作用都有很好的体现。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本民族的特色。对黄坪村这一村落中人生礼仪馈赠习俗的研究,某一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瑶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了解瑶族社会的馈赠交往规律,了解他们对生命的基本观念,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与无奈,了解瑶族人在有限条件下为了获得生命存在的意义,采取的各种仪式所具有的深厚情感意识的自觉行为。进而更全面地把握瑶族的文化实质,把握瑶民的生活和人际交往规则,从而更好的建设和谐的瑶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