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党中央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有机体发展理论的启导下,借鉴吸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展观由片面趋向整体的经验教训,在继承党的前三代领导集体推进整体性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建构了以中国梦为归宿、以“五位一体”+党的建设为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来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思想指南的整体性发展理论体系。但是在当前这个经济发展最快同时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发展关键期,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如道德失范、权力腐化、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区域差别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表征为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我们将之归结为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协调的协调发展困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的绿色发展困境以及经济增长与发展成果共享不协调的共享发展困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境与难题产生呢?这些表征为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特点的发展困境和难题,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经济现象、社会现象,并且也不乏有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原因。但本文认为上述发展困境和难题是发展中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导向的结果。认真审视发展困境的种种表象,不难发现,其根源就在于物化进入了人的头脑和主观意识中,形成了人的物本价值观。片面非均衡发展、导致黑色发展和不可持续发展、非包容发展、不公平发展以及缺德缺钙发展都是物本价值观的产物。人的物化虽然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是因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所以也必然会产生人的物化,形成物本价值观。只要物本价值观还在发挥导向作用,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困境就很难解决,并会产生一系列摧毁发展成果的严重后果。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是最深沉的文化力量。因此,本文认为导致发展困境和难题的物本价值观根源从本质上看就是文化根源,发展困境其实是价值观危机和文化危机。本文认为,文化的问题只能用文化的力量来解决。文化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文化力量,而文化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正是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文化—人—发展,即发展要依靠人、人是推动整体性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人需要依赖文化的影响和培育这样一个基本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尝试着去探究文化何以引领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何以引领当代中国的整体性发展、如何引领整体性发展。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培育这样的文化引领力,从而破解当前发展困境,引领当代中国沿着整体性发展的道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成就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梦。这便是本文的出发点及归宿。为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当代文化引领整体性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理论借鉴的基础上界定了具有引领力作用的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涵:即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要来源和根基、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文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大新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实现具有整体性特征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要使命。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了具有引领力作用的当代文化所具有的八个方面的先进性特质,即:当代中国文化是有根基命脉的、有精神底蕴的先进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是有核心价值和发展价值内核引领的先进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理论基石的先进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是注重洋为中用、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是追求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本、致力于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先进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是面向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先进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是致力于激发人的创造创新性的先进文化。在上述理论建构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文化引领整体性发展的影响要素和作用方式,并据此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整体性发展的文化引领力的培育四个方面的策略即:扩大文化引领力培育的理论供给、增强文化引领力培育的制度供给、增加文化引领力培育的传媒与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改进文化引领力培育的教育教化供给。本文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对文化与整体性发展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主要对当代中国整体性发展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践履进行了探寻;第三章主要分析当代中国整体性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第四章主要界定了作为引领整体性发展价值力量的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先进性特质;第五章主要阐述当代推动整体性发展的中国文化引领力之培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