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税收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金、劳动力、产品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给一国跨国税收稽查和征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税收的角度来看,诸如资本、劳动力、产品等都是重要的课税要素。因此课税要素的跨国流动必然会导致一国税收管辖权的变化,即对跨国课税要素进行征税。因此不免带来税收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各国会出于维护本国税收利益的目的参与税收竞争,争夺税收利益。与此同时,各国又纷纷意识到,一味的争夺税收利益必将带来恶性税收竞争,无利于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与各国的长远利益。解决税收权益分配问题的途径一方面需要各国在税收制度上做出一些调整,另一方面需要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形成协商调解机制。国际税收协调的概念顺应着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产生。本文在研究我国国际税收协调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文章首先简述了国际税收协调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国际税收协调的产生背景;第二部分分别从税制改革、签订国际税收协定以及国际组织协调三个角度阐释国际税收的协调形式。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论述了我国现行国际税收协调方面的现状和举措。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与解决方法,以期为税务部门提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