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系列化合物及甘草次酸的生物转化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luesnail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了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结构骨架为半日花烷型二萜的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和五环三萜化合物甘草次酸作为研究对象。这两类化合物同属萜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强,具有生物利用度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十分适合作为“模型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利用微生物和大鼠肝微粒体转化技术,对所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修饰,分离并鉴定了转化产物的结构,测定其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并分析总结了相应的构效关系,从中发现了结构新颖的活性衍生物;同时,探索了提高转化产率的控制条件和技术参数,发现了专一性强、转化率高的定向微生物转化体系,用于大量制备活性衍生物,为寻找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刺孢小克银汉霉完成了对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生物转化。实验表明刺孢小克银汉霉对脱水穿心莲内酯的9位碳具有较好的专一性转化。经过分离纯化得到5个产物,根据1H-NMR、13C-NMR、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了这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2、研究了刺孢小克银汉霉对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生物转化动态。考察了转化时间、加药量、pH值、酶抑制剂和底物结构对转化反应的影响。当转化时间为72小时,加药量为20mg/L,pH值为6-8时,主产物的转化率最高。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强烈抑制主产物的生成。底物结构中11,12位双键和8,17位双键对转化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3、完成了雅致小克银汉霉对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微生物转化,分离纯化得到8个转化产物,其中5个与刺孢小克银汉霉的转化产物相同,根据1H-NMR、13C-NMR、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了产物的结构,3个为新化合物。测定了转化产物的抗肿瘤活性,总结了相应的构效关系,并推测了底物的可能代谢途径。4、选择多型孢毛霉和刺囊毛霉对甘草次酸进行了生物转化,共分离纯化11个转化产物,其中3个化合物是首次分离获得,其结构正在鉴定过程中。刺囊毛霉对甘草次酸有高度的专一性转化能力,主产物7β-羟基甘草次酸的得率达87.5%,可作为生物反应器,大量制备转化产物。5、完成了大鼠肝微粒体对穿心莲系列化合物和甘草次酸的生物转化,并与微生物转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有相似之处。所选微生物可作为体外代谢模型,积累代谢产物,为进一步研究底物的体内代谢提供理论指导。6、测定了脱水穿心莲内酯微生物转化产物的抗肿瘤活性和甘草次酸微生物转化产物的抗艾滋病毒活性,发现了极性和活性均优于底物的转化产物,为开发活性先导化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利用土柱试验,研究了渗沥液渗流经过填埋场排水层的水质特征和渗透系数变化规律,分析了矿物质沉淀的生成机制及其对填埋场排水层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流经排水层时,渗沥液中的
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中语言、文字、思维意识的简化和代表。教学中课堂氛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地图生动形象的特
标810S是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从温敏核不育水稻810S群体中发现的株叶形态与810S基本相同的淡黄绿叶色突变体。本研究以810S为对照,对淡黄绿叶色突变体标810S的光合特性以及杂交
目的:研究不同量的万汶对初进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方法:初进高原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Ⅰ组为1.5倍失血量乳酸林格氏液复苏组,Ⅱ、Ⅲ组分别为输注0.5、1.0倍失血量
残疾人生存发展是权衡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财税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残疾人生存发展问题的解决发挥的一
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下西迁,中原尤其是关中世族、百姓避地河西,使历史上落后的河西地区人口陡增,而作为周秦汉代中原王朝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的关中一带,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