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心理分析的会展建筑内部人流集散空间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空间的主体,会展建筑集散空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参展人员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人流集散空间作为会展建筑中第一个人们进入的馆内空间,良好的空间设计不仅能够树立会展建筑的整体形象,提升整个会展业的文化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人心理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获得客观的会展商业效益。本论文以会展建筑内部人流集散空间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心理学和建筑行为学为理论基础,采用调研考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方法加以论述。   本论文分为六个章节对会展建筑内部人流集散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进行研究并总结其在会展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章为本文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理论基础和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本文研究范畴作出界定。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会展建筑内部人流集散空间的定义及集散空间的功能属性,并分析我国会展建筑集散空间现状。   第三章分为三部分,分别论述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建筑学原理,分析会展建筑内部人流集散空间与人的心理行为的关系,提出人的心理行为对会展建筑集散空间的要求。   第四章从会展建筑内部人流集散空间的空间布局形式、空间要素、功能要素、实体要素、物理环境和视觉要素等方面研究集散空间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第五章实例分析为本文论述的核心部分,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内部人流集散空间为实例进行研究,将第三、四章的理论联系起来运用到建成会展建筑集散空间的环境心理分析和建筑设计分析当中。   第六章总结会展建筑内部人流集散空间的设计原则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本文借助心理和行为的理论,从人的心理和行为角度分析会展建筑内部人流集散空间质量的优劣,总结以人的感受和行为为主的会展集散空间设计思路,以期对未来会展建筑设计提供具有实践与指导意义的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如何为沿海低地快速城镇化村庄寻找适合的城镇形态,并满足当前大规模更新规划需求?通常追溯复杂城镇形态发生动因相对困难,当前生成式城市设计主要采用概念验证模型设置简单规则
当前,我国铁路客运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国务院批准实施新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铁路投资建设成为当前我国扩大内
本文以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分局各派出所2012年全年统计的市区犯罪数据为基础,基于GIS软件对舟山市定海城区犯罪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纳了其时空分布特征,从社区层面对城市规划
热带气候影响着当地建筑形态演变过程。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建筑形态也截然不同。本文旨在提出将气候适应性设计贯彻到高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转变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制度的转变,特别是物权制度的建立,使住区规划建设、政策等方面面
能源及环境问题已经造成世界性的难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遮阳技术能调节进入室内的直射阳光,改善室内光环境,同时在夏季减少传入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