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的遗传相似性和关系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ti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polymorphic DNA)分子标记在11个甘蔗及其近缘属供试材料中,以简单重复序列为引物(来自UBC#9),通过PE9600扩增仪扩增和1.5%凝胶电泳,从100个引物中得到32个引物的清晰特异图谱。这100个引物为以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五核苷酸、5′兼并序列为单位的重复序列。出现清晰特异条带的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19个,
其他文献
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据三峡库区199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90%的悬浮物来自农田径流,氮、磷大部分来源于农田径流。三峡库区人口密集,巨大的人口压力,使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强度利用,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面源污染的控制关系到农业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流水区断面流速只有0.04m/s,比天然河道断面平均流速
本文在对籼稻恢复系褐飞虱及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对若干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遗传及机理,对白叶枯病抗性遗传以及农艺性状配合力作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
该研究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mtlD)基因和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转入早稻品种,以期培育出耐盐的转基因旱稻,解决盐碱地的开发利用问题,同时带动旱稻的
小麦收获前穗发芽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严重影响加工品质、粮食存储及下年的播种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阴雨潮湿的年份增加以及穗发芽抗性较弱的白粒品种种植面积的扩大等因素,生产上的穗发芽现象日趋严重。为此,本研究对穗发芽较为严重的西南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以及东北春麦区自50年代以来生产上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345份,利用穗发芽率和面粉降落值两个指标以及等电聚焦电泳技术综合分析了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