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世界各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光腥黑穗病(common bunt of wheat)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发生历史久远,分布广泛,流行性强,危害严重。传统的病害诊断、检测方法主要是依据病原形态学、生理学和病害症状特性,不但过程繁琐、时间周期长,而且准确性差、精度不高。因此,研究开发快速、准确的病害分子诊断、检测技术,对于防止该病害的传播和蔓延,确保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研究从美国及国内收集了小麦光腥黑粉菌5个菌株、小麦网腥黑粉菌3个菌株和小麦矮腥黑粉菌、玉米丝黑穗菌、小麦散黑穗菌等小麦光腥黑粉菌部分近缘种的冬孢子标样,分析比较了改良CTAB法、氯化苄法和SDS法从病原物冬孢子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比较,最终建立了黑粉菌冬孢子总DNA提取的SDS法,该方法可以从病原菌微量冬孢子中成功提取基因组DNA。 本试验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对各种供试黑粉菌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和银染检测,共筛选了132对AFLP引物组合,获得了其中一对引物组合(M09/E04),可扩增出小麦光腥黑粉病菌种的特异性条带。经多次重复验证表明:该引物组合对所有供试的小麦光腥黑粉病菌5个菌株均可扩增出特异性DNA片段,而在小麦网腥黑粉病菌、小麦矮腥黑粉病菌、玉米丝黑穗病菌和小麦散黑穗病菌等近缘种中,则未扩增出该DNA片段。通过对该目的片断的回收、纯化、克隆和序列测定,表明该特异性DNA片段大小为286bp。根据该特异性DNA片段测序结果,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分析其序列,并设计出一对特定引物(SC1:5′-ACAAGTTGGAGTCAGGAG-3′;SC2:5′-ATCGTATGGTTTCGTCTT-3′),用此引物对可定性扩增出小麦光腥黑粉菌DNA特异性区段,将AFLP分子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通过对所有供试菌株的回检,结果表明,准确率达100%,此引物对可用作小麦光腥黑粉病菌种的特异性SCAR标记。本实验结果为小麦光腥黑穗病分子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