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防控金融风险。股市的稳定发展是资本市场健康的基础,稳定股价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被认为是中国股市剧烈波动及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队伍规模迅速扩大,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影响逐渐增大,对市场的主导作用日益彰显。从理论上讲,机构投资者更加理性、专业和成熟,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动更敏感,对股价波动具有抑制作用。但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因此,本文以2007年到201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为研究对象,对业绩变动、机构持股调整如何影响股价波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通过统计分析发现:(1)在业绩变动与股价波动关系中,业绩变动指标(净利润增长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与月度股价波动、股票价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在机构持股调整与股价波动关系中,月度股价波动有升有降,波动比较平缓,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机构持股调整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股票价差波动较大,与机构持股调整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3)在业绩变动与机构持股调整关系中,业绩变动指标(净利润增长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与机构持股调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全部样本回归分析发现:(1)净利润增长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对月度股价波动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即净利润增长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越高,股价波动越大;但净资产增长率对月度股价波动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总的来说,机构持股调整对股价波动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即能抑制股价波动。但不同机构存在差异。(3)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与机构持股调整的交叉项对月度股价波动都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净资产增长率与机构持股调整的交叉项对月度股价波动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净利润增长率与社保基金的交叉项对月度股价波动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净利润增长率与其他机构持股调整的交叉项对月度股价波动没有影响。(4)在业绩变动对股价波动影响中,机构持股调整在业绩变动对股价波动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进一步的分组回归分析发现:(1)在国有样本中,月度股价波动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而在非国有样本中,月度股价波动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的回归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并且非国有样本月度股价波动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的回归系数的符号、显著性水平与全部样本回归结果保持一致。(2)机构持股调整对股价波动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3)在非国有企业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与机构持股调整的交叉项能起到抑制股价波动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这种作用不明显。(4)在国有样本中,机构持股调整在业绩变动对股价波动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不明显;在非国有样本中,机构持股调整在业绩变动对股价波动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上述研究发现,对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深化企业改革,以及投资者投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总体上看,机构持股调整对股价波动具有抑制作用,这表明,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第二,业绩变动与股价波动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为证监会加强上市公司业绩信息的披露,包括业绩预告、定期报告等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第三,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股价决定机制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与资本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四,机构持股信息、公司业绩信息对股票价格具有直接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机构持股变动以及公司业绩变动,并据此对投资策略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