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瞬变电磁响应规律与水体定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ocec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瞬变电磁具有对低电阻率目标体敏感的优势,因此常应用于地面和隧道工程中进行水体探查。进行地面瞬变电磁探测时,通常在地表铺设一矩形回线作为发射源,在回线内部采集二次场衰减信号;用于隧道超前探测时则将回线源布在掘进方向掌子面上。然而,发射磁矩、探测深度、水体大小等多方面因素会导致常规瞬变电磁探测无法满足大深度、小目标精细探测。鉴于前期勘察和隧道超前探测时通常设计超前钻孔,本文研究地面(或隧道掌子面)发射、钻孔中接收的钻孔瞬变电磁探测方法。钻孔瞬变电磁探测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优势十分明显:钻孔的存在使接收探头距离探测目标更近,观测的响应信号会更强,有利于实现小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同时,增加钻孔深度可加大钻孔瞬变电磁的测深,适当增加发射线圈磁矩,便可实现大深度探测。然而,不同类型异常目标对钻孔瞬变电磁的响应规律尚不清楚,异常定位方法缺少适用性。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钻孔瞬变电磁的探测方法响应规律,探索了地面和隧道掌子面钻孔瞬变电磁三分量响应特征,提出了基于总场的水体定位方法。结合典型地质灾害源特征,设计一系列含异常体的三维地电模型并进行正演模拟,绘制钻孔瞬变电磁三分量时间道响应曲线,验证了钻孔瞬变电磁对不同水平方位和垂直方位目标体均具有敏感性。之后模拟隧道模型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了隧道掌子面的钻孔瞬变电磁三分量响应规律。提出了基于总场的定位方法进行异常体定位:研究利用钻孔瞬变电磁总场XY分量之差的曲线零点确定异常体所在深度;利用钻孔瞬变电磁总场XY分量之差的曲线形态特征确定异常体所在方位。采用新的定位思路,优化数据处理过程,100%保留了原始数据的有效信息。本文中的研究内容对钻孔瞬变电磁的后续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并为地面钻孔瞬变电磁探测和隧道掌子面的钻孔内预报提供定位方法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论文基于拟建的某轨道交通专线隧道边坡稳定性评价工程项目,以某隧道进口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隧道进口高分辨率地形资料、地层资料与工程地质资料,实地勘测边坡岩体节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地质条件复杂的中西部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难免遇到断层破碎带、富水溶洞、地下暗河等不良地质构造,施工中遭遇的突水突泥、塌方、滑坡等灾害严重威胁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质量。富水断层破碎带是诱发工程地质灾害的一种主要致灾构造,针对该致灾构造在灾变过程中的演化特征的研究相对欠缺。前人通过室内试验对渗透破坏的研究难以系统还原断层充填物各物理场信息的演化规律,而数值方法在模
中国黄土高原风成的黄土-古土壤沉积物很好的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地磁场变换信息。因为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既包括原生风成成因的磁性矿物,又包括次生成土成因的磁
随着交通系统的飞速发展,各城市都已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数据,并且数量仍在不断增长。面对海量、连续且实时到达的交通流数据,存储、传输、查询和使用等数据的管理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数据管理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高质量地压缩数据,并且能够通过压缩后的数据高效地重构出近似数据。小波概要技术利用小波变换的原理,将小部分能量较大的小波系数作为整个数据集的概要数据,能够高质量地对流数据进行压缩,并且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要求也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与此同时,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引起的地质灾害隐患和工程地质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经济高效地获取地区工程岩土参数,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室内土工试验是传统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主要获取手段,存在着获取测试样本效率低、测试类目多以及测试成本高等不足。而同样是反映地层岩土状态的手段,钻孔测井具有天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电力系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微电网系统可以通过整合新能源发电、蓄电池储能、负载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在微电网系统中,直流微
法律规则之间的冲突,即在司法实践中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法律规则可以适用于同一个案件中,并且法官选择适用法律规则的不同也将会导致判决结果不一致。两个以上法律规则相互冲突现象的产生,概括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法律规则模糊;二是法律价值冲突;三是司法解释主体二元化。针对法律规则冲突问题的三种解决方法:一是通过法律解释避免冲突;二是法官运用选择适用权解决冲突;三是运用司法解释和判例规则解决冲突。本文建议当一个案
随着高速列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逐渐成熟,高速列车作为一种新兴交通工具,以舒适、便捷与高效的乘坐体验使其逐渐成为国民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之一。高速列车具有运行时速快、单
运营期间的盾构隧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通过向地层注浆是恢复盾构隧道沉降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注浆抬升理论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这使注浆抬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本文利用理论研究、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了水泥浆液扩散和盾构隧道注浆抬升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球形扩散理论,建立了考虑自重作用时幂律型、宾汉型、牛顿型浆液的渗透扩散理论公式,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正日益贴近我们的生产及生活当中,电机是工业自动化中的关键环节,而永磁同步电机因体积小、工作效率高以及低功耗等特点,在电机当中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