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区域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人口规模不断膨胀,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单位面积的经济强度不断增大,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将严重制约或削弱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选取目前城市化正处在加速阶段,未来仍将是陕西人口、产业高度聚集的西安市为研究样区,以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对西安市2000-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演变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体耦合协调关系以及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揭示了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耦合协调规律以及影响机制。这对深入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生态系统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也可为西安市及类似快速城市化地区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关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2000到2010年西安市城市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西安市城市化水平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即城市化高的区域位于主城区及附近区域,城市化较低的区域位于秦岭山下距离主城区较远的地区,且从2000到2010年西安市城市化空间差异的格局基本未改变;从2000到2010年综合城市化水平空间上呈现出由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演变为从主城区向四周降低的空间格局。2、2000-2010年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增加,但总服务价值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期间增加了0.7773亿元,其中增加最多的是供给服务,增加了0.6249亿元;距离中心城区越远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高,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出由主城区的负值逐渐向四周转变为正值并递增的空间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高值区位于西安市的南部,而低值区和负值区则位于西安市的东北部;南部靠近秦岭的长安、周至、户县和蓝田是对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贡献最大的区域,而主城区和雁塔区等建成区则对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贡献较小甚至为负值。3、2000-2010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耦合总体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性,耦合协调的演变大体呈现一个倒“Z”字形:耦合度属于中等强度协调耦合;各区县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耦合作用空间差异明显,主城区的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三个区县以及距离主城区较远的周至县、蓝田县等两个区域属于弱耦合类型区;在2000和2010年属于中等耦合类型中耦合度较高的区域位于西安市的东北部。4、城市化的不同侧面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与各个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而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与各个城市化水平则呈正相关;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对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其中经济城市化所占比例最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主导因素,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直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