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空间站局域网的交换体系结构对空间站局部网络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好的网络交换体系结构可以保障系统正确工作,并且有效降低系统的硬件资源消耗和功耗,提高系统带宽和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站局域网的交换体系结构对空间站局部网络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好的网络交换体系结构可以保障系统正确工作,并且有效降低系统的硬件资源消耗和功耗,提高系统带宽和吞吐率。因此,空间站局域网交换体系结构将是系统研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以太网技术因技术成熟,组网灵活获得广泛应用,同时AFDX (Avionics Full Duplex Switched Ethernet)又可以提供服务质量保证和硬冗余,所以本文结合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空间站高性能交换机的研究与实现”,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网络交换体系结构:基于MSM (Memory-Space-Memory)型24×24的三级Clos(6,4,6)交换结构。这种交换结构能够在千兆以太网的基础上,实现千兆AFDX的功能。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以及AFDX的相关知识、组网特征,并对三级Clos网络中CRRD (Concurrent Round-Robin Dispatching)调度算法的原理和步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给出了空间站交换结构的概要设计和数据帧的处理流程。接着给出了交换单元中调度算法和队列管理的具体设计,详细描述了基于时隙的变长CRRD调度算法(CRRD-PM (Packet Model))的实现方案与基于DPRAM的共享存储式队列管理的实现方案,并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调度与队列管理核心模块——接收中心调度器、输入调度器、匹配模块、发送中心调度器、输出调度器、入队控制器、出队控制器的FPGA实现。最后,利用Modelsim对调度与队列管理方案进行了时序仿真与验证,分析结果证明设计实现方案正确、合理、可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其他文献
在网络中根据网络应用对流进行分类,对诸如趋势分析、流量计费、入侵检测等作业都是必要的,而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对网络流量进行分类是当前网络流分类的主流技术。
本文首先
容滞网络(DTN: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网络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延迟、超长等待时间、间歇连通等极端环境下的网络通信。由于能够适应特
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和通信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网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多网网关是实现网络互连的关键网元。多网网关要实现异构网的互联,必须具备多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门禁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以射频卡作为识别信息载体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中对方便、快捷和高效管理的要求。此外,随
本文研究的是“上残肢肌电信号测试与训练系统”中截肢者残端表面肌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硬软件设计,采集后数据的预处理、分析、特征提取,以及基于肌电包络信号特征的模式识
智能服装是电子信息学科、纺织学科及其它相关学科结合与交叉的产物。它是指对环境条件或因素有感知并能做出响应的服装,不仅能够感知人体外部环境或内部状态的变化,而且通过反
各种管理系统的设计中,授权管理是复杂度最高的模块之一。目前大多数信息系统的授权管理方式都是基于RBAC模型,RBAC模型符合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是实现企业内部授权管理的一
MPPPM是多脉冲组合调制,是普通单脉冲PPM和BPSK的推广。它允许每个符号间隔有多个脉冲,它应用符号时隙帧中多个脉冲的位置和极性的不同组合传递信息,每个脉冲可以改变时隙位置和
高光谱遥感或成像即在每个像素面积上获取大量窄波段连续光谱的物质辐射亮度。高光谱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全色或彩色成像的主要优点是测量得到的反射率也就是物质的光谱特征可以
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SIAR)是一种新体制米波雷达,具有良好的反隐身性能,可以通过把有限数量的阵元分布在一个有足够大半径的圆周上保证所需的角分辨率,而且能同时实现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