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3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应当允许受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依现行法,精神损害赔偿属于禁止之列,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允许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具有现实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同类型侵权行为在民事领域可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但在刑事领域却不能得到救济,难言合理。是否应允许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亟待研究。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对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研究。文章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四章:导论,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综述国外现状和国内学者关于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基础。第一章,阐述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理论,包括它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和范围。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请,具有附属性和一定的独立性。其构成要件包括:犯罪行为,精神损害事实,犯罪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以及犯罪行为与精神损害的因果关系。其范围受到结构性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的限制。第二章,分析确立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必要性和可行性。确立这一制度,于保障人权、彰显公平正义、弥补法律缺陷和打击、预防犯罪,均有其价值。基于司法实践的需要及消除法律之间的冲突等,有确立的必要性。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是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聚合,且在司法实践上并无不可克服的障碍,确立这一制度具有可行性。第三章,分析我国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在立法和司法上的问题。立法问题包括:部门法之间存在冲突,司法解释突破法律规定,以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缺乏合理标准。立法问题导致司法问题,包括:同案不同判,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和判决结果执行难等。第四章,探讨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构建这一制度,须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精神损害与身体损害的关系,公正价值与效率价值的关系,以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关系;遵循罪责刑与赔偿相区分原则、公平原则以及法官自由裁量原则;在制度设计上,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纳入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完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及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结语,是对本文的简要总结。
其他文献
半潜式起重平台作为海洋结构物拆解吊运作业不可或缺的一员,长期处于复杂恶劣的海洋环境,由于吊运过程中难以避免风、浪、流的作用,还有可能发生的人员操作失误,极易发生跌落事故。因此,研究和评估半潜式起重平台在吊运跌落中的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于平台甲板结构跌落事故中的抗冲击性能以及降低这些事故所带来的结构损伤、经济损失及环境破坏等不利后果做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目前跌落事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种类变得多样化,数据规模也日益增大,从这些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得到较高利用价值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大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没有办法度量,而大数据分析迫切地需要将多种多样的数据源进行统一,使用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已经愈发窘迫,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由于数据的结构差异性大、数据的来源广泛,数据中的价值密度不高等特点,对大数据的利用产生了巨大挑战,而多源异构信息融合为大数据环境下进行信息获取、组织
当前,随着物理学家们对粒子物理的不断深入了解,粒子探测器的应用要求与需求也更甚。目前,粒子物理探测器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有半导体探测器、液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等。气体探测器作为粒子物理探测器最早使用的探测器之一,在早期粒子物理研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气体探测器成本更为低廉,具有高增益、高计数率、高位置分辨率、不易打火、容易重建径迹、抗辐射等优点。为了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需求,不断优化探
近年来,荧光探针因其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检测、操作简便和实时性检测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因此,设计并合成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环境以及生物细胞中痕量的金属离子已成为化学领域研究热点。嘌呤骨架是由咪唑环稠合嘧啶环而成的氮杂环化合物,其环中所有原子共轭、共平面,易发生π电子跃迁。其次,嘌呤衍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生命物质,可参与体
随着现代治理理念的提出,以往社区管理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政府转变角色,赋予社区权利,让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治。现代社区治理的政府角色转变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都不断互相融合渗透。美国作为实力较强的国家之一,其政治制度更是受到全世界瞩目。Four Crises of American Democr
在目前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网络等高速通信应用服务的驱动下,数据网中的信息承载量以及传输速率不断向高速率和超大容量攀升。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应用处理和计算中的重要载体,其数据传输正在面临着向更大带宽和更快速率升级,但传统的电互连因其自身缺点的限制,很难满足当今数据中心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因而为光互连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光纤通信技术由于其长距离、大承载容量和高速率等优势,成为了数据中心互连方案中的重要
随着计算机性能和分布式集群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发适用于集群网络的并行算法也越来越有意义。并行算法的性能和硬件资源的性能是直接相关的,硬件资源和硬件性能的提升意味着算
信息中心网络(ICN)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架构被提出,旨在解决目前端到端网络的弊端。ICN的提出推翻了现有的网络架构。由于其革新性,现有网络转发设备无法支持ICN实验平台的部署,研究人员需要自主开发转发设备并部署实验平台。在ICN快速发展的阶段中,专有的转发设备需随着ICN协议演进、路由算法更新而重开发。因此,研究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开发转发设备和部署实验平台上,导致ICN的研究进度缓慢、ICN的实
进化计算在搜索和优化方面展示了强大的能力,广受学者的青睐。受不同启发方式和目的,学者提出了各种智能优化算法,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最近,在智能优化方面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多任务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多任务学习同时高效地处理多个优化问题,核心思想就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将一个优化问题的潜在候选解迁移到另一个优化问题中,以提高算法性能。在如何解决多任务优化问题上,多因子进化算法MFEA被提出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