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项审判结果都关系到个体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为此,各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程序都力求保证审判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诸多研究表明,审判决策的结果会受到案件无关的法外因素的影响,而个体的情绪状态便是众多的法外因素中的一种。应激作为个体的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是指有机体的内部稳态失衡或者受到威胁时,个体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在当前的社会情境下,审判人员所面临的压力是多样的。在应激的影响下,个体执行控制能力易受到破坏,情绪调控能力也会下降,而这些认知功能在审判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诸多长期从事司法实践的法律工作者都发现,很多法律裁决都是基于不确定的事实得出的。由于当前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在上述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审判决策的结果是否会受到应激的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得而知。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进行了三个实验。研究一使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诱发个体的急性应激状态,同时操纵案件的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探究在非法学专业个体中,急性应激对审判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对审判决策产生了影响,急性应激对审判决策也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在:急性应激对是否定罪和具体的惩罚判断没有影响,对定罪可能性和惩罚强度有影响;应激,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的交互效应不存在。同时,负性情绪在该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研究二将关注更加接近日常生活的慢性应激,慢性应激的主要事件选择考研,同时操纵案件的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探究在非法学专业个体中,慢性应激对审判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对审判决策产生了影响,慢性应激对审判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应激相关的情绪,如正性情绪,与审判决策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应激,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的交互效应并不存在。研究三将继续关注慢性应激,同时,选择法学专业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慢性应激的主要事件选择国家司法考试,并操纵案件的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探讨在法学专业个体中,慢性应激对审判决策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将考察专业知识在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对审判决策产生了影响,慢性应激对审判决策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慢性应激对是否定罪、定罪的可能性和具体的惩罚判断没有影响,对惩罚强度有影响。应激,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的交互效应不存在。同时,情绪在该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结果也显示,法学专业个体的审判决策受到了应激的影响。另外,三个研究的结果显示,案件的伤害结果会影响到个体对犯罪意图清楚度的感知,而与个人特质相关的特质焦虑和公正敏感性与审判决策之间也存在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伤害结果和犯罪意图会影响审判决策,急慢性应激对审判决策也产生了影响,只是具体体现的方面不同。而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专业知识在应激影响审判决策过程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个人特质也会对审判决策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