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链接分享行为的动因探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ys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微信已成为中国使用最频繁、用户最多的手机社交软件,使用者占智能手机使用人数的近九成,在世界范围内已有5.49亿使用人数。微信的熟人社交功能所产生的一系列用户行为表现,较传统媒体和互联网门户网站而言,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微信的用户更愿意与圈子中的朋友分享信息,微信用户结合其平台推出的公众号、订阅号、以及微信的链接分享功能,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快速便捷的获取信息平台。因此,本文试图探寻使用者在微信分享链接的行为动因,构建微信链接分享动因模型,尝试为新闻媒体在微信中的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和企业品牌推广与营销提供研究参考,最终希望能够为新时期新媒体使用者信息分享新模式的建构提供建议。本文基于麦奎尔“媒介使用”模型的基础之上,并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动机需求层次等理论,从使用者角度对影响微信链接分享行为的动因进行总结。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使用者链接分享的动机。研究发现链接价值、链接质量、链接呈现方式、链接来源渠道、链接分享次数等源于媒介本身客观因素会影响使用者的分享行为。同时还会出于心绪转化、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激励、使用惯性的需求,以及出于个人心理层面的因素分享链接。此外研究结果表明,链接分享行为的分析还需因人而异,因为性别、学历、年龄、职业、使用微信的时间、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因素变化会对使用者的使用动机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因年龄层面和职业层面的差异而导致对于链接分享行为的差异最为明显。研究也发现微信链接分享行为的许多不足。一、由于处于熟人心理使用者对于微信信息的信任度较高,这往往会被网络诈骗所利用。二、因为微信属于定向传播,因此信息的影响力大大减弱,无法向其他大众媒体一样,具有广泛的宣传作用。三、因微信的评论限制,评论只能看到互相关注的人的对话,无法形成大规模的讨论,广泛互动的能力差。总体来说微信的链接分享影响力,并不及微博转发的影响力,但越来越多人选择使用微信,重视微信分享的信息和链接,这都和微信熟人传播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如何利用好使用者对于微信软件的信任关系,也是未来新闻媒体在微信中的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的关键。
其他文献
李清照的《声声慢》作为中国词史上伟大的杰作,不仅呈现了词人在国破家亡、时代更迭之际茕独凄惶的孀妇形象,且抒发了生命个体在环境突变、人生理想破灭之后的浓郁悲愁,更在
就应用常微分方程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解法的理论解决递归数列中二阶循环数列方程问题进行了论述 ,由此可看到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的指导作用 .
祥林嫂与吴妈是鲁迅笔下典型的女性人物,分别来自小说《祝福》和《阿Q正传》。在这两部小说中,两个女性人物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其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能够对小说的整体把
霍曼斯与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比较吕萍社会交换理论是在本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于它对人类行为中心理因素的强调,也被称为一种行为
市场经济风云变幻,企业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遭到了挑战。如何转换教学模式,使之适应社会大环境,让学生顺利找到工作,成为了
讨论了在区间[a,x]上建立的第一积分中值定理和第二积分中值定理的“中间点”当 x→+∞时的渐近性态,在较弱条件下,得到了渐近估计式.
《金瓶梅词话》开篇提出的"虎中美女"意象对理解小说人物和主题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梳理可知,"虎中美女"泛指行为如虎的少年美女,在小说中则特指潘金莲。不过,潘金莲婚配的
以文献统计的方式对2006~2015年国内学者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中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综述了我国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10年研究进展。结果显示:近10年我国土
社区营造在台湾是一场最基层、最普及、最温和的自我发展的社会运动。这场社区营造包括"人、文、地、产、景"五个面向,在营造新的社会、新的文化、新的人方面意义深远。苗族P
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松山湖地下车站深基坑因设计方案调整需对原基坑进行加宽加长。在基坑加宽过程中,需对原基坑钢支撑进行拆除,然后架设加宽后基坑的钢支撑。在这个钢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