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所有首程接受根治放疗的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随访资料,探讨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鼻咽癌的治疗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建立预后预测模型,以期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建立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汕头大学医学院1338例首程常规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的数据库,基于92福州分期:III期鼻咽癌患者507例,其中178例放疗同期联合含顺铂方案的化疗;92福州分期Ⅳa期鼻咽癌448例,其中252例放疗同期联合含顺铂方案的化疗。如应用AJCC分期,则1338例中有无远处转移的IVa-b期鼻咽癌535例,其中266例放疗同期联合含顺铂方案的化疗。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局部晚期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对535例AJCCIVa-b期鼻咽癌建立生存预测模型,确定预后指数(prognosisindex,PI)界值,建立预后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结果Ⅲ期鼻咽癌患者预后评估:92分期III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8%、81.4%、75%和62.5%。比较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总生存率放化组为71.6%,单放组为62.7%(х2=4.830,P=0.028);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放化组为90.5%,单放组为76.3%(х2=11.464,P=0.001);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放化组为77.4%,单放组为73.6%(х2=1.092,P=0.296);无瘤生存率放化组为70.6%,单放组为58.1%(х2=8.078,P=0.00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鼻咽癌治疗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KPS评分、贫血、T分期、颅神经受损、头痛症状、放疗剂量、同期化疗;影响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包括T分期、放疗剂量、是否进行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同期化疗;影响远处转移的因素包括年龄、贫血、颅神经受损;影响无瘤生存率的因素有T分期、放疗剂量、贫血、颅神经受损、同期化疗、是否进行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Cox风险比例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鼻咽癌治疗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KPS评分、T分期和N分期;影响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TPS计划、同期化疗;影响远处转移的因素为贫血;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贫血和同期化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期化疗是影响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Ⅳa期鼻咽癌的预后评估:92分期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2.5%、82.4%、61.9%和51.1%。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N3是影响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共同预后不良因素。与单纯放疗比较,同期化疗提高了T4N0-2组病人的5年总生存率(66.6%:51.6%;х2=3.917,P=0.048),但T1-4N3组病人未能从同期化疗中获益。基于AJCC分期的IVa-IVb期鼻咽癌预后评估和预测模型建立:AJCC分期中IVa-b期鼻咽癌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64.4%和51.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鼻咽癌治疗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包括性别(G)、年龄(A)、KPS评分(K)、N分期(N)、血红蛋白(H)、乳酸脱氢酶(L);基于这些参数的预后预测模型为S=0.397G+0.022A-0.024K+0.203N-0.014H+0.002L。高危、低危预测指数分别为-1.00和-1.87,根据该模型判别出的高危、中危、低危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7%、53.9%和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1.鼻咽癌不同临床分期有不同的独立预后因素;不同的终点事件也有不同的独立预后因素。2.用Cox逐步回归模型对影响III期鼻咽癌预后各个因素进行调整校正后,同期化疗依然是影响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期化疗有助于提高III期鼻咽癌放疗后的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3.与单纯放疗比较,同期化疗提高T4N0-2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但T1-4N3组病人未能从同期化疗中获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N3是影响92分期Ⅳa期鼻咽癌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主要不良因素。建议将有N3者从Ⅳa期中分出另设亚组并在治疗上区别对待。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AJCC分期中的IVa-b期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性别、年龄、KPS评分、N分期、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基于这些参数的预后预测模型为S=0.397G+0.022A-0.024K+0.203N-0.014H+0.002L。高危、低危预测指数分别为-1.00和-1.87,根据该模型判别出低危、中危、高危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7%、53.9%和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8.779,P<0.001)。应用该模型,在个体化预测AJCCIVa-b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在实现个体化生存预测、指导临床随访和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