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电子认证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5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政府公共服务、公共事务管理和内部运行都越来越离不开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支持。然而,电子政务在带来各种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伴随信息技术而共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这其中身份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需要为广大的社会公众、中介机构、政府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各种类型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各部门之间业务协调和信息交换的需求,也促使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必须是开放互联的,需要基于互联网提供服务,因此如何构建一套基于互联网服务和开放互联的电子认证基础设施,为跨部门之间的用户、跨互联网环境的用户提供统一的、安全的、可信的电子认证服务,是当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针对目前电子政务电子认证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重点解决开放式身份认证、资源共享的身份安全、电子认证互操作、网络身份管理的联盟体系架构等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开放式认证的网络身份认证模型设计与实现针对开放互联的电子政务网络环境所带来的身份认证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电子政务的开放的、高效、安全的网络身份认证模型,可有效解决当前身份认证模型的信任度缺陷问题,采用串空间的形式化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安全性证明,对该模型进行了技术实现,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计算性能可满足应用需求。2.基于电子认证的资源共享模型设计与实现在电子政务的推进过程中,信息和业务资源的安全共享机制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认证的资源共享模型,采用PKI技术体系扩展了OAUTH身份认证协议,该模型相对传统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型,各部门之间的系统耦合度较低,用户授权更加安全便捷,资源共享的颗粒度和灵活性得到提高。本文采用串空间的形式化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安全性证明,对该模型进行了技术实现,通过实验进行模型验证。3.基于中间件的电子认证互操作性研究互操作性是作为基础设施的系统必须具有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子认证互操作的体系框架,重点解决PKI系统内部的互操作问题、不同PKI系统间互联时的互操作问题、不同PKI应用间的互操作问题,并基于该框架进行了技术实现,设计了一种安全中间件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垮CA的互操作服务,并同时在实际应用进行了实验验证。4.电子认证联合服务体系架构研究与设计本文针对网络身份管理的联盟体系的信息系统模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电子政务网络身份管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OITF框架的跨多域的PKI网络身份联合认证的模型,提出了多层级身份认证机制的统一身份认证框架,在开放多域环境下,身份服务提供者与应用方实现完全松耦合,可应用于电子政务联合身份认证服务,并通过原型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党政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和中坚,科学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推动各项工作的主要杠杆之一。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职业生涯管理是个人寻求职业成功,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组织引导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途径。清远市地税局担负着“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重要使命,税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调整电源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实现低碳经济,得到各国广泛开发和应用,大力发展风能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乌
<正>绝经(menopause)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围绝经期开始年龄约在40岁左右,持续时间个体差异较大,短者1年,长者高达12年
目的观察人工牛黄在不同时间点对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HIF-1a、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LPS)、人工
本文论述了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反应中,既有R2O3直接电解,又有RF3被电解的可能性。阳极上析出的氟又与熔盐中的R2O3发生氟化反应,因而导致了氟在整个电解反应过程中,反复地进
造纸是我国九大高耗能行业之一,在环境、政策与市场压力下造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压力。节能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①结构节能;②技术节能;③管理节能。其中,管理节能即对结构
<正> 目前,我国是通过氯化物熔盐电解法制取混合稀土金属、单一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由于电解过程中渣泥的大量生成,谴成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下降,并给电解操作带来许多困难。这是
近年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体制也与时俱进进行改革自2005年以来,电煤价格持续上涨,与同期相比增长了40%以上,且目前仍没有降价的迹象。在如今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
遥感卫星为人类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提供了平台,利用卫星所搭载的各种传感器,人类能够及时获取地表和地球各个圈层的状态及变化信息。随着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