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投资是指由职业金融家将资金投向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投资行为,目的是促使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风险投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手段.风险投资运作机制是指在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投资运作机制主要由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风险企业以及宏观环境等要素组成.由于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市场支撑体系和宏观环境条件均存在不足之处,直接影响了风险投资的运行效果.该文在文献研究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外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总结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剖析了中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国的实际状况,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风险投资业要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的资金支持体系,关键在于在中国的支持和引导下建立一种合理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这种机制的内涵则是经济动力.政府在风险投资业发展上的真正的作用应表现在政策方案.政策应建立鼓励中国风险投资业的优惠政策,通过风险投资刺激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加速企业结构的更新.政府应当发挥政府风险投资对其他投资主体的市场导向作用,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来创造条件,拓宽资金来源,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使民有资本成为中国产业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借鉴国外发展产业风险投资的经验,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允许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等具有长期资本特性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一些具有良好市场业绩的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来介入产业风险投资领域.一个相对完善的资本市场将为风险投资创造最优的退出途径,使其实现自己的价值.它也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种能够吸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机制.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是发展中国产业风险投资的重要工作之一.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产业风险投资体系存在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机制,努力降低风险投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以提高整个风险投资市场体系的运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