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uckcarr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是一种涉及多种领域的社会文化思潮,以否定、超越西方主流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为基本特征,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状况等在文化上的反映。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是现代性危机日益凸显,在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与批判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面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展开了最为剧烈与彻底的反思与批判。现时期,发达国家对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一筹莫展;后发国家正如饥似渴的追求现代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更是确立并努力追求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梳理与借鉴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无疑有着巨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现代性的含义及问题,阐释了现代性的生成演进机制与危机。第二部分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基础及内涵,着重勾勒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并阐述了后现代主义自身面临的困境。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现代化现状,提出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思想,避免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走过的弯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他指出:“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  2020年9月,我们有幸参加了中组部组织的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通过在“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的集中学习,我们全体
大量工程实践和试验证明,静压预制管桩施工时的承载力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广泛存在承载力时间效应现象,可以利用现场静压桩机的特点,采用隔时复压试验对管桩承载力变化规律进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沿海港口城市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生机的区域,是物流集散、要素集聚、产业集中、经济繁荣发达的地区。世界上70%的工业生产力和75%的
我国煤矿员工文化程度低一直被看作是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而把事故归咎于矿工的文化水平也引起了广泛争议。本文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信息,将我国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