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后肠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及其与乙酸生成关系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甲烷菌在单胃动物后肠的微生物发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生成甲烷,从而使后肠维持较低的氢气压,并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猪后肠产甲烷菌的研究很少,为丰富人们对猪后肠产甲烷菌的理论认识,了解甲烷菌与乙酸还原菌在氢竞争中的关系;本研究以猪为试验动物,应用16SrRNA基因的克隆分析技术和RFLP分析技术相结合,研究了育肥猪粪便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利用DGGE技术研究了仔猪后肠中的产甲烷菌随时空变化的演变规律;利用体外发酵技术初步探究了仔猪后肠的产甲烷菌与乙酸还原菌的竞争关系。试验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1猪后肠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研究采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Met1340R,建立了猪粪便中的产甲烷古菌的克隆库。共挑取73个克隆,对所挑克隆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类,从分类单元中挑取两个克隆进行测序,所得序列与Genebank上相似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Methanobrevibacter sp. WBY1相似的克隆占总克隆数的43.8%,与Methanosphaera stadtmanae相似的克隆占总克隆数的24.7%,余下克隆属于一类未知的产甲烷古菌,所占比例31.5%。结果说明,猪粪便中的优势菌为甲烷短杆菌属的Methanobrevibacter sp. WBY1,其次为一类未知的产甲烷古菌。2猪结肠中甲烷菌群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PCR-DGGE技术研究了仔猪从哺乳至断奶后结肠中产甲烷菌菌群的变化,对其图谱进行分析,并对其中优势条带进行了测序。DGGE图谱分析显示,断奶前后产甲烷菌群保持稳定;断奶后两周产甲烷菌条带明显增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些条带主要属于甲烷杆菌纲和一类未知产甲烷菌。结果说明,日粮可能是影响产甲烷菌种群的主要因素。3体外发酵法研究猪肠粪样中甲烷与乙酸生成的关系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以猪粪便为接种物,研究了甲烷生成与乙酸产量间互作变化关系。试验分设对照组和处理组,BES的添加量分别为0、10、20 mM。结果表明,添加BES的浓度为20mM时,乙酸产量和丁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BES的浓度为10mM时,乙酸产量和丁酸较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该结果揭示,添加BES可有效的抑制了甲烷的产生;抑制甲烷合成后,乙酸还原途径可能成为主要的氢利用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团队认知行为疗法对轻度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轻度抑郁症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及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验证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
目的:探析慢性胃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25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12例与试
目的:观察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行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分
目的:分析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7年8月收治3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予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