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耗能行业包括了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战略工业,对整个经济布局至关重要,然而,在面临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双重压力下,发展与制约的观点激烈碰撞,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解析中国高耗能行业和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聚合度和产业集中度两个维度,分别采用投入产出法和区位熵指数识别了我国高耗能行业的产业集群,分析了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关系,区域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最后,以我国高耗能行业中才投入产出联系较为紧密的油气产业集群和钢铁产业集群为例,建立了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各项指标对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1)高耗能行业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集群数量减少,二是集群内产业数量增加,说明高耗能行业产业间联系增强,正在逐渐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网络状循环经济发展模型。(2)从区位熵指数测算结果看,油气-煤炭-电力热力集群与钢铁-建筑-制造-化工集群,前者主要是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以及华中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以及部分中部省份,其分布区域都是各自矿产能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从区位商值的对比来看,油气-煤炭-电力热力集群在各省的专业化程度整体高于钢铁-建筑-制造-化工集群,说明油气-煤炭-电力热力集群内部的产业联系更紧密,一体化程度更高。另外,该计算结果也显示,北京、上海等经济高度发达地区,高耗能行业已逐渐向外转移,目前已不存在聚集现象。(3)影响高耗能行业集群集聚程度的因素从大到小包括:集群规模,区位资源要素(交通状况,通信能力),基本生产要素(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水平),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对产业集群发展程度产生了负效应;创新能力对我国高耗能行业集聚的影响均不显著;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油气集群的影响不显著,而对钢铁集群则存在显著影响。从计算结果出发,本文最后就如何推动高耗能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