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并购是跨国直接投资(FDI)的两种主要形式之一,它在全球FDI中所占的比重一直稳步上升,2002年以来已占到FDI总额的90%以上。入世后,我国资本市场和服务业逐步对外开放,采取跨国并购方式的FDI在我国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中国服务业跨国并购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外资并购我国服务业企业;二是我国服务业企业并购国外企业。由于我国服务业实力较弱,对外并购刚刚起步,因此本文主要将重点放在外资并购我国服务业企业上。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制造业在跨国并购中的份额逐渐下降,1999年降至38%;而服务业跨国并购的份额则日趋上升,已占到跨国并购总额的60%以上。全球以远距离移动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投资和远距离移动商品的国际贸易正逐渐受限和收缩,现代服务业则成为跨国投资热点。这一是因为数字电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二是服务业本身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国民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高;三是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难以贮存、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性,更需要在消费当地生产。而且,结合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麦克尔·波特的企业价值链理论,我们可以证明:服务业的FDI采用跨国并购的形式比新建投资的成本和风险更低。以往我国发生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市场庞大或自然垄断行业,但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接近尾声,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以前对外资开放程度相对较小的服务业将成为未来外资并购活动的主要对象。鉴于全球及我国服务业跨国并购不断增长的趋势,对服务业跨国并购的研究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
但是,服务业跨国并购在国家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并购利益分配的不平衡。2002-2003年全部服务业跨国并购项目90%源于发达国家,她们在市场、资源、人力等方面获得大量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地位。服务业跨国并购虽然对我国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但它对幼稚行业、经济安全甚至国民价值观等产生的间接影响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鉴于此,本文以中国服务业跨国并购为研究对象,结合全球服务业跨国并购的现状、趋势及经验教训,指出并深入探讨服务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和我国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或解决方案。特别强调评估服务业跨国并购项目时,不仅要从企业角度考虑微观价值,更要从国家角度考虑对国民经济的宏观影响,创新地修正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模型,建立我国跨国并购项目选择的基准模型(区位优势-相对强度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