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质薄膜F-P干涉的光纤传感技术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838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布里-珀罗(Farby-Perot)干涉型光纤传感器是近年来光纤传感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相比其它类型的光纤传感器,F-P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结构紧凑和易于制作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物资仓储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氧化物介质薄膜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对酸、碱、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等优良性能,在汽车制造、绿色环保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并在光、电传感领域得到深入研究。  本文在分析光学薄膜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在光纤端面沉积多层氧化物介质材料薄膜,形成F-P干涉型传感结构,搭建传感测试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实现对高温温度、相对湿度和溶液折射率三个物理参量的高精度传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基于多层氧化物介质薄膜的F-P干涉型光纤高温温度传感系统研究。针对介质材料ZrO2和Al2O3具有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有较高的透射率、机械稳定性好、熔点高等优点,而且温度膨胀系数相近的特性,根据光学薄膜设计理论,采用物理的气相沉积(PVD)技术在光纤端面沉积ZrO2/Al2O3/ZrO2薄膜,形成F-P干涉型高温传感结构。当环境温度变化时,薄膜中传播的光信号的光程差也会发生变化,使得干涉光谱的波形发生漂移,从而建立起光谱漂移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联系。借助于F-P结构的高精度解调,所设计和研究的基于普通多模光纤的多层膜高温传感器在250℃-750℃范围,灵敏度为5.4 pm/℃;基于蓝宝石光纤的多层膜高温传感器在400℃-1000℃范围,灵敏度为40.7 pm/℃,两种高温传感器都具有较高的分辨本领及应用价值。  (2)基于多层氧化物介质薄膜的F-P干涉型光纤相对湿度传感系统研究。针对在没有离子源助力的情况下 PVD技术会沉积形成多孔的无定型薄膜的沉积理论,在光纤端面沉积 TiO2/SiO2/TiO2多层介质材料,形成多孔的F-P干涉型薄膜传感器。当传感器所在环境的相对湿度(RH)发生变化时,多孔薄膜结构中水蒸气分子会被吸收或放出,使得多孔薄膜的折射率发生相应的改变。而当多孔结构薄膜折射率发生变化时,在薄膜中传播的光信号反射光谱发生漂移,从而建立起光谱漂移量与环境相对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算法处理和标定,可以确定环境的相对湿度值。所设计和研究的相对湿度传感器在相对湿度为1.8%RH-74.7%RH范围,分辨率为0.43 nm/RH。  (3)基于多层氧化物介质薄膜的F-P干涉型光纤折射率传感系统研究。在多模光纤的端面沉积多层介质材料多孔薄膜,从而形成低精度的F-P干涉型光纤传感结构,通过监测反射光谱的漂移情况可以在线检测环境溶液折射率的变化,经算法处理和标定,从而确定环境溶液的折射率。当环境溶液折射率从1.333变化到1.443时,所设计和研究的折射率传感器的传感精度为126.2 nm/RUI(折射率单位),而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度。
其他文献
论文重点研究了数字信号的各种特征。其中信号的调制全部采用正交调制,包括有MASK、MFSK、MSK、MPSK、π/4_QPSK、QAM等。对信号解调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即通过提取信号的瞬
相对于有线网络来说,无线局域网WLAN具有灵活,易于网络规划和调整,故障定位容易等优点。但是通过空气为介质传输,使得所有无线设备都可能接收到信号,因此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就显
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的精神,为陕西省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
随着IP网的发展,VoIP技术的优势日益凸显。在现有的VoIP系统中,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作为其主要呼叫控制协议之一,由于所采用的C/S模式存在单点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