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而且是唯一一部元刻本杂剧作品集,收录了元代二十余位剧作家的三十种剧作,此书没有经过明代人的改动,保留了元代杂剧的原始面貌,是研究元代语言的重要文献资料。作为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唯一一部元刻本杂剧,《元刊杂剧三十种》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关注,学者们对该书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不仅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在语言学领域(主要是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也已取得了部分成果。但目前就其复音词进行研究的文章仅限于其中个别篇目,未成系统,尚未有文章对其复音词做过专书研究,以致于我们对整个杂剧复音词的全貌和特点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元代处于汉语发展演变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语言反应了中古汉语到近古汉语过渡过程中新旧质素的交替变化,《元刊杂剧三十种》是元代语言重要的代表文献,是研究元代语言的珍贵资料,对其复音词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运用统计量化、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对《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复音词的数量、词性、构成方式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和全面描写,统计数据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著作或篇目名等专名在内。《元刊杂剧三十种》复音词共计1901个,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语音构词,二是语法构词。语音构词分为非重叠式和重叠式两类。语法构词分为运用语序方式构词和运用虚词方式构词两种,运用语序方式构词的分为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支配式、主谓式和综合式,运用虚词方式构词的只有附加式。据统计结果来看,各类复音词之间及其内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发展水平上都存在不平衡现象:一是语音构词与语法构词不平衡。二是语音构词内部不平衡。其中重叠式构词法是元刊杂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构词方法,是元刊杂剧重要的语言特色之一。三是语法构词内部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运用语序构词与运用虚词构词不平衡、语序构词内部不平衡。语言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复音词在汉语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通过与多部不同时期著作的复音词构成情况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到两汉时期,汉语复音词的构成方式趋于完备,九种构词方式均已出现并沿用至今,《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没有出现新的构词法,其构词法系沿自前代,且联合式、偏正式构词法是其构词法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