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情机会—反应模式的NICU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照顾的基础,共情(Empathy)作为临床环境下有效的沟通方式,其优势己在护理领域被认可。而目前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较少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共情沟通,且缺乏共情沟通的技巧,尤其是新生儿监护室(NICU)等实施封闭式管理的科室。因此,有必要对NICU护理人员进行共情沟通培训。本研究项目以共情机会-共情反应模式为理论基础,构建、实施和评价共情沟通培训课程,旨在了解NICU护患共情沟通现况,制定具备NICU科室特色的共情沟通培训课程,探索其在模拟和实际临床环境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共分为三部分:(1)第一部分为描述性研究,将共情沟通编码系统(ECCS)进行跨文化调试后,运用非参与、结构式观察法对临床护患沟通进行录音,并采用编码系统识别、归类患儿父母的共情机会和护理人员对此的共情反应,了解NICU共情沟通现况;(2)第二部分为类实验性研究,在NICU构建共情机会-共情反应为基础的沟通培训课程后对护理人员实施行培训,运用柯氏模式(反应层和学习层)评价模拟环境中的实施效果;(3)第三部分为类实验性研究,运用非参与、结构式观察法对培训前后临床护患沟通进行录音,使用ECCS和Comskil编码系统分析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的共情表达的行为改变(行为层),进一步探讨培训在临床情景中的实施效果。结果:(1)第一部分共收集35名护理人员与38名患儿父母的对话,识别44个共情机会-共情反应的对话组合。患儿父母最倾向于直接表达“挑战”(31.8%)类的共情机会,其次是“情绪”(27.3%)和“间接”的表达(27.3%),较少采用“进展”(9.1%)和“护士引发”(4.5%)的表达。对此,护理人员对患儿父母最常采取“隐性识别”(36.4%),其次为“识别但未追问”(20.5%)、“敷衍”(20.50%)和“拒绝”(18.2%)沟通策略,极少采用的“识别且追问”(2.3%)和“证实”(2.3%)的方式,其中“情绪”型共情机会相对于其他类型能够得到更高层级的共情反应;(2)第二部分,共情培训后93.7%的护理人员对新学习的共情沟通知识满意;90.6%~100%的护理人员认为培训改变了沟通态度;培训前后比较,护理人员共情沟通自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62,P<0.01),93.7-100%的护理人员认为所学习到的知识会影响沟通方式;培训改变了模拟环境下护理人员的共情沟通行为(P<0.01);(3)第三部分,培训前后比较,护理人员的共情反应等级评分平均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19,P<0.01),同时,运用共情沟通技能中的“承认”、“正确化”、“正常化”和“称赞对方的努力”的频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基于共情机会-共情反应模式所构建、实施和评价的共情沟通技能培训模式在临床中具备可行性,可用于临床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在模拟和临床环境中的共情能力,尤其在共情沟通态度、自信、语言行为表达等方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衰老对大鼠结肠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及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按不同月龄分成:成年组(6月龄)、老年组(24月龄),每组10只。采用高碘酸-雪夫试剂(PAS)染色和阿利
在公司治理中,机构投资者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们在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2年深交所在其网站推出“投资者关系”栏目以来,上市公司接待投资者实地调研等信息被及时地对外公开。目前来看,由于实地调研活动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其已然成为除了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之外另一至关重要的获取公司信息的方式。那么,机构投资者通过实地调研活动是否会对被调研公司的会计
随着广大业主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市民购车热情高涨,小区内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过去规划建设的老住宅小区,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上海科瑞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的上海"世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