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蒙药阿格希日嘎的生物活性成分。通过对化学成分的研究,寻找蒙药阿格希日嘎与中药藜芦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阐明该药材的道地特征;并对其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进行研究,明确其致毒及泻痞药效物质基础。 方法及结果:①化学成分分离及鉴定:采用ODS中低压制备液相、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对蒙药阿格希日嘎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1D,2D-NMR,HRMS等波谱分析法和文献对照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蒙药阿格希日嘎的氯仿及乙酸乙酯萃取层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其中4个新化合物,分别为4,6-二甲氧基-3’-羟基-2-芳基苯并呋喃-5’-O-β-D-葡萄糖(1),6-羟基-3’,5’-二甲氧基-2-芳基苯并呋喃-4-O-β-D-葡萄糖(2),6-羟基-3’,5’-二甲氧基-2-芳基苯并呋喃-7-O-β-D-葡萄糖(3),6-羟基-3’,5’,7-三甲氧基-2-芳基苯并呋喃(4);2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桑辛素M(5),桑辛素A(6),白藜芦醇(7),氧化白藜芦醇(8),3’-甲氧基白藜芦醇(9),白藜芦醇苷(10),白藜芦醇-4’-O-β-D-葡萄糖苷(11),氧化白藜芦醇-2-O-β-D-葡萄糖苷(12),Litseaefoloside B(13),丁香脂素(14),反式香豆酸甲酯(15),(E)-阿魏酸甲酯(16),1-O-反式对香豆酰甘油(17),1,3-O-二反式对香豆酰甘油(18),1-O-咖啡酰基-3-O-β-反式对香豆酰甘油(19),4-甲基-β-D-葡萄糖苷(20),4-甲基-2-甲氧基-β-D-葡萄糖苷(21),3,4-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2),5-烯-3β,17β-二羟基-雄甾(23),5-烯-3β-D-葡萄糖-17β-酮-雄甾(24),间苯二酚(25)。②抗氧化活性检测: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法评价11个单体化合物(7-14,17-18,25)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7-12对ABTS的清除能力较强(IC50值分别为0.038、0.041、0.065、0.065、0.065、0.081mmol/L),活性强于Vc(IC50值为0.100mmol/L)。③细胞毒活性检测:采用CCK-8细胞染色法检测分离得到的10个单体化合物(1-6,15-16,20-22)对5株常见人体实体瘤细胞系(人肺癌细胞系A549、人结直肠腺癌细胞系HCT-15、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6-羟基-3’,5’,7-三甲氧基-2-芳基苯并呋喃(化合物4)、桑辛素M(化合物5)、桑辛素A(化合物6)对部分肿瘤细胞系有较弱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范围在40-200μM之间,其余化合物对所测试的五种癌细胞系均无明显细胞毒活性,IC值>200μM。 结论:从阿格希日嘎中分离得到25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5-6,9,12-13,15-21,23-25为藜芦属内首次分离;对阿格希日嘎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筛选,结果表明其主要抗氧化作用的成分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检测结果显示6-羟基-3’,5’,7-三甲氧基-2-芳基苯并呋喃(化合物4)、桑辛素M(化合物5)、桑辛素A(化合物6)对部分肿瘤细胞系有较弱的细胞毒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