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资金进出频繁,流动加剧,资本市场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其管制也在逐渐放松。2001年我们加入了WTO,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在更广更宽的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出现了大量可疑的资金交易,它们通过各种渠道进出国门,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洗钱”。洗钱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重要形式,并且洗钱的重心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是首当其冲。国内的犯罪分子,包括贪官、贩毒者等利用经济金融渠道,向境外转移数额巨大的资金,而国外的不法分子也趁机进入国内破坏我国的金融秩序。为此,我们必须开展反洗钱的行动,加大反洗钱的力度,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而反洗钱的工作重心是在金融机构,因此,如何促使金融机有效地进行反洗钱是我们工作中的要点。但是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是赢利性的机构,其本无义务从事此项工作,这就引申出了收益成本的配比问题。是否是由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一手进行,还是要由中央银行,包括政府财政部门配合开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本文也是基于此,来进行选题和写作。旨在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对金融机构反洗钱作一个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商业银行反洗钱的收益成本进行详细分析,以使我们开展反洗钱工作有理可据,有法可循。同时根据分析并结合国外反洗钱的经验教训提出政策建议和安排。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本论文除了前言外,共分四章,每章之间相互承接,结构较为完整。前言本部分是对当前我国洗钱和反洗钱的形势作一个简单介绍,特别是通过描述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现状,引出反洗钱的成本收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