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际社会生活中,“汉语热”愈演愈烈,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一种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测试,其听力、阅读及书写的考核均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技能训练的要求。阅读理解部分历来是HSK考察的重点,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及提高留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亦是不言而喻。翻阅众文献、书籍及期刊,关于HSK中阅读理解的迁移、HSK中词类分析及对外汉语教材的理论性研究繁多。但是细数一下相关论文,关于阅读理解的字、词计量分析研究方面的论述较少,这与当前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以及HSK日益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不相符。因此,本文选取2010年、2011年、2013年来新HSK(五级、六级)真题中的阅读理解作为研究样本,挑选155篇阅读理解,统计分析其中的用字量、用词量,同时挑选旧HSK(2007年)部分阅读理解真题进行比较,结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比分析,从而更加促进新HSK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统计研究了HSK阅读理解真题中使用字、词量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编写对外汉语教材及对外汉语教学字、词的建议。第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说明在HSK阅读理解中对于字、词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仍需要更为量化的结论。第二部分是对新HSK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及国内外关于新HSK及其阅读理解方面的发展趋势的介绍,在一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立足点。第三部分是新HSK阅读理解题库中字、词的提取及计量研究。包括在阅读理解中用字的字量、字频、分布率以及覆盖率的统计分析以及同音字、多义字、形近字和生僻字等现象的归纳分析。在用词方面,包括词语的词长、词量、词频、分布率以及覆盖率的统计分析,词语的词性和构词研究以及同形词、近义词、多义词、生僻词等现象的归纳分析。在计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相关数据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进行对比分析并描述其分布状态,同时,结合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使用度的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量化比较,认为在收录字、词方面需做出相关的调整:增加部分超纲但在日常生活中流通度、使用度较高的字、词。同时,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以词汇为中心来编写教材,改变编者为中心的教材编写策略为汉语学习者为中心,从而提出对编写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对外汉语教材的启示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字、词教学的建议。最后一章为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并对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做出说明,指出研究新HSK阅读理解中所使用的字、词量对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对外汉语教材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字、词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