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托尔金(1892-1973)的《魔戒》风靡全球,经久不衰,在评论界亦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为指导,对作品的主题、人物、以及象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序言对托尔金及其小说《魔戒》作了简要介绍,并回顾了过去半个世纪中外评论家对《魔戒》的研究情况,从而阐明了本文从神话原型视角对小说进行系统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详尽阐述了小说的主题。追寻是贯穿小说的原型主题。以虚构的“中土世界”为背景,围绕一枚具有神奇力量的戒指,主人公遵循着出发、成长和归来的追寻原型主题模式,展开了一次奇妙的追寻之旅。一方面,这是一次为了摧毁邪恶力量而走向外部世界的旅途,是一场善恶之战。为了拯救中土世界,佛罗多与其同伴离开了自己的家园,踏上了充满危险的征途。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超越自我的表象,实现自我的精神之旅。托尔金笔下的主人公,在本性及抗争中筋疲力尽,但是随着旅途慢慢接近终点,他们也步步走向真正的生活,实现了自我。外在与内在的追寻旅途结合在一起,成为作品魅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有效地凸现了作品的主题。
第二章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原型,包括主要人物佛罗多及其他相关的重要人物。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托尔金巧妙地赋予了每个人物某种原型的特征。在此将主要讨论佛罗多的“儿童”原型,虽然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却承担着拯救整个中土世界的重大使命;甘道夫的“智慧老人”原型,则是精神向导的化身;而咕噜姆的“阴影”原型则代表了人性的阴暗面。
第三章探讨了作品中的原型象征,如场景、水和树木等。生活在霞尔的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对黑暗势力的威胁一无所知。因而小说中的原型场景霞尔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水也是小说中重要的原型意象,象征了生命的源泉与不朽。而树木在小说中的原型意义则是成长与希望的象征。这些象征给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加强了作品的神话氛围,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托尔金在《魔戒》中对原型的运用是巧妙而复杂的。原型的运用不仅是小说创作的源泉之一,而且正是这些原型增强了小说的深刻性和艺术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魔戒》成为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