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难、融资贵”既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有着重要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丰富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应对金融脱媒和银行业创新转型,已经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课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投贷联动”被视为新时期的经济孵化器。2015年,银监会表示“正在推动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机制研究”;同年,国务院提出“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探索试点投贷联动模式”(1)。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将推动商业银行逐步试点探索投贷联动模式,以削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成本,在合理控制银行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创新创业空间。根据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试点银行可以设立投资功能子公司,也可以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还可以新设或者改造部分分(支)行,以开展投贷联动业务(2)。目前,试点地区和试点银行已按要求报送投贷联动方案,国务院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批复,以此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当前,社会融资多元化与股权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的银行间接融资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如何实现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双赢”,即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收益边界,又可以实现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通过业务模式优化升级来满足,因此兼具债权和股权属性的投贷联动开始进入商业银行的视野,引起了商业银行的关注。投贷联动的本质是“以贷补本,以投补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弥补信贷投放的损失,也可以解决科技型创新企业高风险性和银行贷款低收益性的结构性矛盾。但囿于商业银行对非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监管限制,我国的投贷联动还处于起步阶段,非试点的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曲线操作落地股权投资,然而,随着国务院对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的试点工作的逐步进行,商业银行则有一定的业务权限开展相应的工作,这对于商业银行混合经营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商业银行对于投贷联动采取了不同的操作模式,但是银行信贷和股权投资的风险存在明显区别,因此投贷联动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金融形势,在分析投贷联动的概念、文献综述、国内现状等的基础上,以北京银行投贷联动业务为例,客观性的描述北京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发展情况和操作模式,然后分别从客户筛选、业务模式、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深层次地分析北京银行在运行投贷联动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最后得出案例启示,以此来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建言献策。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积极展开建议,商业银行应建立具有差异化的风险评估体系和审批机制,加快设立投资功能子公司和科技专营机构,引入政府、担保及保险机构完善投贷联动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搭建投贷联动共享机制以实现信息共享,继续推进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并完善股权退出机制,为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紧跟经济政策的变动,致力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拓展商业银行业务范畴,重点分析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以有着突出中小企业服务经验、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北京银行为案例代表,分析其目前投贷联动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而提出有效的且具有针对性地建议,以期推动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更好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平稳有效发展。
其他文献
<正>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企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小型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日益趋同,向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大型企业
<正>大约100年前的一天,俄罗斯的作家们正在举行晚会。一位年轻女作家手里拿着一本纪念册,在人群中焦急地寻找着心中偶像——作家弗拉基米尔.柯罗连科,希望他在自己的本子上
期刊
水是万物之源,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生活资料,同时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寄托。《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出现了大量的水意象。以单独物象出现的
期刊
人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伴随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来实现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如何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成为关键问题。探索建立科学的新
学校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科学地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继承性与创建性、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利用载体,规范文
随着有线电视业务的发展,现有的基于HFC的网络和业务架构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提出了基于全IP的有线电视光纤入户解决方案,不但可以显著提高电视广播带宽,还能够克服基于
<正>"微课"由美国的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首创,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发的教学视频[1]。建构主义在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为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对知识的建构和
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予以了解,如此才能在做化学习题的过程中,对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变化情况予以了解,从而灵活且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