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需求量日益增加。就目前形势而言,开采难度相对较小的中高渗透油藏资源趋于枯竭。因此,低渗透储层逐渐成为重要的石油开采来源。在寻求应用于低渗透储层采油领域的更加高效、环保的采油方法过程中,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吸引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本研究以Si O2纳米颗粒、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它们所配制的生物基纳米流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评价了纳米流体在低渗透储层中的驱油过程,构建全新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5163400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7ZX05009-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需求量日益增加。就目前形势而言,开采难度相对较小的中高渗透油藏资源趋于枯竭。因此,低渗透储层逐渐成为重要的石油开采来源。在寻求应用于低渗透储层采油领域的更加高效、环保的采油方法过程中,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吸引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本研究以Si O2纳米颗粒、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它们所配制的生物基纳米流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评价了纳米流体在低渗透储层中的驱油过程,构建全新的纳米流体驱油体系,探讨了纳米流体对岩石润湿性、岩心驱油效果以及多孔介质油水分布的影响,解析了纳米流体提高低渗透储层原油采收率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评价了纳米流体的稳定性。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考察了影响纳米颗粒悬浮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纳米颗粒的浓度、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等。实验结果显示,当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保持在临界胶束浓度状态下,可以维持体系的最佳稳定状态。此外,Si O2纳米颗粒的浓度控制在1000 mg/L以下,保证体系不会因为颗粒之间互相频繁碰撞聚集而发生失稳。(2)研究纳米流体对储层润湿性的改变能力,以及润湿性变化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储层润湿性是影响原油采收率的重要参数,不过作用机理一直没有统一合理的解释。在本次研究中,纳米流体中的Si O2纳米颗粒可以吸附在储层表面,使表面润湿性趋向于亲水润湿。亲水润湿表面有利于注入水的铺展与扩散,提高注水驱替的波及面积。此外,岩石表面亲水性可以降低原油对岩石表面的粘附力,促进原油的剥离。储层的中性润湿保证毛细管力最大,在此状态下的采收率最大。虽然亲油润湿储层的驱油难度最高,但对比注水驱替效果,纳米流体在亲油润湿储层中的驱油应用潜力更大。(3)玻璃微观刻蚀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狭小的孔径和复杂孔隙结构导致储层空间残余油的分布多样性,对应的驱油机理也不同。通过对比驱替前后微观模型中油水分布情况,研究纳米流体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可以提高驱油效率,扩大驱替流体的波及面积,降低残余油饱和度。(4)影响纳米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纳米颗粒浓度、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储层渗透率、驱替流体注入方案以及纳米流体的停留时间等。实验结果表明,“鼠李糖脂-Si O2”纳米流体的驱油效果更好。不同储层渗透率所对应的纳米流体的最佳浓度是不同的,渗透率过低的储层地层孔隙分布复杂,颗粒浓度过高的纳米流体容易造成地层堵塞,反而降低了驱油效果。此外,纳米流体在储层中停留24h,剥离吸附在储层表面的残余油,降低驱油难度,提高最终原油采收率。此外,段塞式注入纳米流体比连续注入方案的采收率更高。(5)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再结合恒速压汞法(MIP),证明纳米流体可以改变低渗透储层的油水分布情况,扩大含水饱和度,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对于一般低渗透岩心(~50 m D),孔径相对较大,纳米流体很容易通过“水窜”区域,小孔隙中的残油区域波及效果不佳。与之相比,对于超低渗岩心(~0.1 m D),在纳米流体的作用下,残余油被从岩石表面剥离下来,不过因为孔隙结构过于复杂且孔道狭窄,残余油在流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再次沉积的现象,影响驱油效果。当纳米流体注入特低渗透岩心(~5 m D)时,残余油饱和度的下降分布相对平衡,在大孔隙区域与小孔隙区域都有比较明显的驱油效果。(6)在纳米流体驱油过程中,纳米颗粒与生物表面活性剂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具有独特表面性能的纳米颗粒既可以较容易地吸附在岩层表面造成润湿性反转,还可以通过结构分离压力作用将吸附油从岩石表面剥离下来。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起到稳定颗粒悬浮体系的作用,还可以降低界面张力,促进油相在驱替水相中的分散,降低纳米颗粒剥离原油的难度。
其他文献
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新模式随之产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具有覆盖范围广、交易简单便捷,其提高了金融服务能力,扩大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然而,由于其面向客群资质较低且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出现不良率上升的问题。为了,提高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及平台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文探索个人信用评分卡在P2P平台中的应用。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个人信用评分方法的研究,指出对于最优
2018年环保行业遭遇“股债双杀”:资本市场股价下跌致使大股东股权质押陷入流动性危机,债券市场的“借新还旧”模式也因上市公司业绩欠佳而陷入僵局。为促进环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防止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各地政府利用国有资本入市驰援,以中建启明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先后驰援了环能科技等十余家环保类上市民企,但接踵而至的问题便是如何发挥国有资本的二元属性作用以及如何处理国资与民企的产权关系。文章以此为研究
近年来虽然云南省的山羊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多数养殖户仍然以较原始的养殖方式饲养山羊,对羊寄生虫危害与防控及其防治药物了解不够,即使是规模化养殖场对寄生虫病也不够重视,对羊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缺少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随着山羊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羊群寄生虫感染越来越重要。羊轻度感染寄生虫可引起消瘦、贫血、生长发育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羊发病、甚至大批死亡,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消费者遭受违约、侵权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地损害消费环境、消费者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因此逐渐增多。目前我国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并未明确设置赔偿请求权,但司法实践中提出该类请求的案件不断涌现,法院的裁判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亟需完善我国赔偿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本文在对赔偿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概述的基础
油水界面广泛存在于传统的陆地原油开采和生产、矿场集输、站场处理以及新兴的海洋石油开发等过程。天然或人工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得油水界面能减小,油水两相极易掺混分散而稳定存在,对不同含水率下油水分离、矿场集输与储存、矿场污水处理以及后续炼厂加工等造成极大困难。目前针对乳化油水界面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破乳脱水等过程,对油水界面微观机理认识不足,而大量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同时也增加了管道储罐中的腐蚀风险和能耗
今日人类所处的信息社会中,除计算机等信息处理技术外,大规模远程信息通信技术同样不可或缺。电信(telecommunication)正是最早的系统性远程“即时通信”技术。英国作为近代政治与经济变革的先驱,同样也是电信技术发明与应用的领先者,该国电信技术与产业的早期历史也因此极具代表性。最早的电信技术视报(optical telegraph)正式诞生于18世纪末,适值法国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双元革命”
致密油藏普遍发育微纳米尺度孔喉,渗透率极低,流体渗流规律不符合经典的达西定律。致密油藏通常无自然产能,需要借助水力压裂等储层改造技术才能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压裂后形成基质、天然裂缝及诱导裂缝和人工缝相互交织的复杂多尺度耦合介质。正是由于流体在致密油储层基质、裂缝中的渗流规律与常规储层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基质-裂缝间的传质规律也不同于常规储层。因此,开展致密油藏基质-裂缝间非稳态窜流机理及应用研究对
中国近四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伴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群体发生居住地迁移事件,即从农村移居到城镇,也越来越普遍。那么,老年人的城乡移居事件是否会构成其老年期健康的影响因素呢?本文依据生命历程的时空视域,将老年人城乡移居事件的空间性转变与老年期健康的时间性维度予以结合,把移居事件与老年期健康的关联性分析放置于“队列,年龄和滞后”这一三维时间框架下开展相应的实证研究
本文是对1940-1945年由荷兰民众为反抗纳粹统治者而掀起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所做的一项专题研究。文章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德军的入侵及荷兰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兴起阶段的情况。战前的荷兰严守中立,疏于国防建设,小心翼翼地游走于大国之间。对国际局势的无视使荷兰在1940年5月面对德军入侵时迅速溃败。荷兰至此陷入了长达五年的被占领时期。德国占领者最终于荷兰建立起傀儡政府。在抵抗运动初期阶段,荷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人类活动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扮演支柱性角色的制造业生产活动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并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制造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绿色生产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绿色生产意味着制造业必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