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茶是我国特有的微生物发酵茶,其加工产地分布广泛(包括云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不同产地的原料品种各有差异,加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各有不同,产品形态和品类繁多,感官品质也不尽相同。在黑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参与的渥堆发酵作用,使其产生了不同于其他茶类的化学物质组成,也为其各种保健功效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黑茶保健功效的深入研究,再加上消费者对黑茶的良好体验,饮用黑茶已逐渐成为时尚。目前,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发生的代谢性疾病,然而现有的治疗药物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探索新的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成为当务之急。长期以来,黑茶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减肥降脂、降血糖和抗氧化等方面,对于黑茶防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研究和报道较少,导致大部分消费者对此知之甚少,因而不能全面地认识黑茶的健康功效。为此,我们选择6种不同品种黑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黑茶在降尿酸等方面的效果;并从动物的生化水平、分子水平和代谢水平,阐释黑茶降尿酸的机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黑茶有效剂量的探索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此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成功率高,可应用于黑茶降尿酸效果的研究;连续7天灌胃剂量为250mg/kg的氧嗪酸钾也可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此模型稳定性好,可应用于黑茶降尿酸机理和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连续21天灌胃氧嗪酸钾0.15g/kg和腺嘌呤0.15g/kg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此模型稳定性更高,而且可产生明显的肾脏损伤,可应用于药物修复肾脏损伤和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使用腹腔一次性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的造模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探索黑茶降尿酸的有效剂量,确定了2g/kg/d、1g/kg/d、0.5g/kg/d作为高、中、低剂量进行下面的实验研究。2.黑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其降尿酸效果的研究首先,分析检测了6种黑茶水提物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并针对性地检测了黑茶水提物中的酚类物质,发现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广东陈香茶饼水提物中茶多酚含量最高,达到40.66%;丹霞嘉木熟砖水提物茶多酚含量最低(16.57%)。丹霞嘉木熟砖和广东陈香散茶水提物的咖啡碱含量较高,分别为9.05%和9.00%;丹霞嘉木青砖水提物的咖啡碱含量最低(3.93%)。6种黑茶水提物都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物质,其含量在3.08%-5.56%之间;都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糖(10.79%-17.63%)和茶褐素(8.23%-14.76%);茶黄素(0.07%-0.17%)、茶红素(0.06%-1.73%)和氨基酸(1.24%-2.11%)总量都普遍较低。通过对儿茶素组分和其它酚类物质含量的检测发现,6种黑茶水提物中均含有多种酚类物质。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210只,体重为20±2g,称重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6种黑茶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分别灌胃高剂量(2g/kg/d)、中剂量(1g/kg/d)、低剂量(0.5g/kg/d)的6种黑茶水提物和阳性药物别嘌醇片(20mg/kg/d),连续灌胃7天后,采用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的方法进行高尿酸血症的造模,考察黑茶的降尿酸效果。实验结果发现,6种黑茶均表现出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效果,其中广东陈香茶饼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效果最好。6种黑茶均表现出抑制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XOD活性的效果,其中的5种黑茶可以同时对肝脏ADA活性产生抑制作用。黑茶通过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XOD和ADA活性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尿酸在体内的产生,可能是其降尿酸的原因之一。3.黑茶降尿酸机理的研究以普洱熟茶作为受试黑茶,同时从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两个方面,深入研究黑茶降尿酸的作用机理。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20±2g),称重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洱熟茶高剂量组(2g/kg/d)、普洱熟茶中剂量组(1g/kg/d)、普洱熟茶低剂量组(0.5g/kg/d)和阳性药物组(别嘌醇,20mg/kg/d)。以氧嗪酸钾250mg/kg作为造模试剂,连续灌胃7天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分别检测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肝脏XOD和ADA活性,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q RT-PCR检测小鼠肾脏尿酸转运蛋白m GLUT9,m URAT1,m OAT1和m OCT1的蛋白质和m 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发现,普洱熟茶的高、中、低剂量组均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普洱熟高剂量和中剂量可显著抑制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XOD和ADA活性;普洱熟茶可显著下调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尿酸重吸收蛋白m GLUT9和m URAT1的蛋白质和m RNA表达水平。综合以上结果,黑茶普洱熟茶降尿酸的机制可能是一方面抑制尿酸的产生,另一方面促进尿酸在肾脏的排泄。4.基于GC-MS血清代谢组学研究黑茶对高尿酸血症小鼠代谢的干预机制以普洱熟茶作为受试黑茶,运用GC-MS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黑茶对高尿酸血症小鼠代谢的干预机制。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20±2g),称重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洱熟茶高剂量组(2g/kg/d)、普洱熟茶中剂量组(1g/kg/d)、普洱熟茶低剂量组(0.5g/kg/d)和阳性药物组(别嘌醇,20mg/kg/d)。以氧嗪酸钾250mg/kg作为造模试剂,连续灌胃7天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使用GC-MS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和建立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普洱熟茶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的代谢轮廓。分析筛选空白组和模型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共确定12种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嘧啶代谢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和嘌呤代谢途径等多个代谢途径。分别将阳性药物组、普洱熟茶高剂量组、普洱熟茶中剂量组、普洱熟茶低剂量与模型组进行比较分析,经过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发现,黑茶普洱熟茶对高尿酸血症小鼠代谢的干预机制与别嘌醇不同。普洱熟茶主要改变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氨基酸代谢途径相关的代谢物的含量水平,包括glutamic acid(谷氨酸),hydroxyacetone(羟基丙酮),4-hydroxybutyrate(4-羟基丁酸酯),indolelactate(吲哚乳酸),L-allothreonine(L-别苏氨酸),nicotinoylglycine(烟酰甘氨酸),isoleucine(异亮氨酸),L-cysteine(L-半胱氨酸)和glycocyamine(胍基乙酸)。因此,黑茶普洱熟茶对高尿酸血症小鼠氨基酸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降尿酸的主要代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