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为基材,制备了分子印迹微球和分子印迹薄膜,并对所制备微球和薄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是对PHB性质的考察,采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对PHB进行降解,实验表明降解产物的分子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随BPO加入量的增大降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分子量的降低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是否搅拌对降解反应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对降解机理的分析表明,PHB的降解属于无规断链,在反应上属于分步反应。接下来采用溶剂挥发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制备PHB的分子印迹微球。所制备的微球表面具有良好的孔结构,微球的吸附实验表明,印迹微球与未印迹微球相比具有更大的吸附量;吸附量并未随模板量的增多而随之增大,而合适的模板加入量可以形成相对较多的位点。低分子量PHB制备的印迹微球具有相对较大的吸附量;加入制孔剂PEG后,印迹微球也显示出相对未加PEG时较大的吸附量。以牛血清丙种球蛋白为参考,印迹微球对牛血清丙种球蛋白没有明显的吸附。印迹微球的再生性实验表明,微球具有一定的再生性。最后以苯丙氨酸(Pha)为模板,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制备PHB的印迹薄膜。吸附实验表明,未加入模板的样品也具有一点的吸附量;而加入模板的样品则表现出较大的吸附量。采用1.2-二氯乙烷(EDC)和DMF混合溶剂进行制备时可以得到较薄的样品,即印迹薄膜。洗脱前后膜的表面由粗糙凹凸变得光滑;对印迹膜的吸附实验表明,印迹膜比未印迹膜具有相对较明显的吸附量。以肉桂酸溶液做对比性实验表明,印迹薄膜对肉桂酸没有明显的吸附。加入制孔剂PEG则可以提高Pha的吸附量;对薄膜在110℃进行热处理后具有比未热处理前较大的吸附量,热处理后静置15天后薄膜的吸附性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