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底压力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力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很多的专家学者利用足底压力来研究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神经性疾病患者等,分析比较他们与正常人的足底压力的差异。本文旨在以正常人日常生活活动中下肢的部分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压力测量设备获取足底压力,分析足底压力的分布特征以及压力中心轨迹的特点,评价关联动作下的身体稳定性的差异。本文选取的日常生活活动下肢动作为由站到蹲、由蹲到站、由站到坐、由坐到站、慢速行走、中速行走和快速行走7个动作。采用Zebris压力测量设备,获取不同受试者、不同动作下的足底压力。要求受试者在压力测量设备上以统一规定的姿势完成实验动作,每个动作重复三次以上,选取最佳动作下的足底峰值压力数据进行分析,利用matlab、spss软件对足部进行分区、对数据进行整合、标准化和统计分析。通过受试者完成不同下肢动作的足底压力的采集与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受试者完成实验动作时,足底压力存在一定的男女差异性和左右足对称性的特征;不同动作下,足底各区域的压力分布情况一致,跖骨区和足跟区承受较大载荷,趾骨头和中足承受较小载荷;足部静止时,关联动作(即站到蹲与蹲到站、站到坐与坐到站)之间的峰值压力无显著性差异,行走时,速度增加,跖骨区和足跟的峰值压力增加;足部静止时,蹲到站的身体平衡性低于站到蹲,坐到站的身体平衡性低于站到坐,行走时,速度增加,压力中心前后偏移量增大,即身体在前后方向的稳定性变差。这为临床的足底压力分析工作提供了正常的基线标准和参考,也为鞋类舒适性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建议平衡性较差人群更加注重蹲起和坐起时身体的稳定性调节,以及行走时选择合适的步速,以防出现摔倒等失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