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对湖泊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以及沉积物磷吸附/释放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湖泊众多,随着人类对湖泊的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人类对湖泊的影响也愈来愈大。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这引起广大学者及专家研究与探索。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营养盐的富集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磷作为重要的营养盐因子,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沉积物作为湖泊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参与者,是物质与能量重要的交换场所,它不仅仅为生物体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环境,同时还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元素,而磷是其中重要元素之一。沉积物中的磷,作为一种内源磷,尤其是当外源磷得到有效控制时,当外界环境中的磷减少时沉积物中的磷可以释放到水体供藻类利用。研究沉积物中磷的释放与吸附,可以为水体富营养化过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于2010年7月,选取东湖、汤逊湖和梁子湖共计11个采样点,对上覆水中理化性质、沉积物磷形态分布、pH对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影响以及沉积物等温吸附、吸附/释放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1)上覆水中TP呈现以城市为中心递减趋势,东湖水体TP平均含量最高,为0.20mg·L-1,其次为汤逊湖0.17mg·L-1,梁子湖水体TP平均含量最低,为0.049mg·L-1,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人为因素可能是引起上覆水中TP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2)东湖沉积物总磷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232mg·g-1,其次为汤逊湖(0.762mg·g-1),梁子湖沉积物总磷含量最低(0.572mg·g-1);东湖和梁子湖沉积物总磷中无机磷和有机磷所占比例较接近,汤逊湖无机磷所占比例远低于有机磷。当pH为2.0~7.0时,三个湖泊沉积物中溶解性活性磷(SRP)释放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pH为7.0~12.0时,SRP释放量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条件下,SRP释放量与沉积物总磷含量显著正相关;酸性环境下,SRP释放量与酸式磷(HCl-P)的相关性优于碱式磷(NaOH-P),碱性环境下则刚好相反。  (3)采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模型对沉积物磷的等温吸附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拟合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时也发现Langmuir方程的拟合程度要优越于Freundlich方程。但是最大吸附量和实际操作所得到的数据有稍微偏差,这有可能是由于在数据拟合过程中某些点数据偏差并非完全符合拟合公式所造成的。  (4)沉积物磷吸附/释放,在前5h内表现出随着时间吸附量增加较快,曲线较陡,呈现为快速吸附/释放状态;在8h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沉积物吸附/释放磷的含量逐渐趋于平衡,吸附/释放量逐渐减小,曲线较为平缓,呈现为慢速吸附/释放。
其他文献
以全组分族分离所得的煤疏中质组经炭化所得初生泡沫炭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与水蒸气活化法制备出活性泡沫炭,分别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KOH溶液配比、浸泡方式和添加Ca
本文系统开展了两步法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得出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和配方。具体工艺为:以甲基丙烯酸和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得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单酯大分子
透明质酸亦称玻璃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结缔组织内的一种高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可达数百万,属于酸性粘多糖类,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二糖单位
低温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形式,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制约不少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烟草作为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叶用作物,移栽至大田后苗期低温胁迫易导致烟草生长发育受限,减少可采叶片数,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茉莉酸类物质是一种近年发现的植物激素,调控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反应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拟南芥、小麦、水稻等植物中的茉莉酸类物质的调控作用研究较多,也相继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