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的许多年轻农民看到了这一契机来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他们大多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并且户籍仍在农村,他们是农村的精英,但是来到城市后,他们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那就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与老一辈农民工一样为我国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由于我国长久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工资,住宿条件等生活状况不够理想,缺少基本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得不到保障,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等不公平待遇。他们比老一辈农民工更想要获得优质的生活并且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城市中的种种不公平会引起他们对于城市的不满甚至仇恨,这就影响了我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开始将目光转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上来,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是收益甚微,很难达到预期制定的目标。他们大多数是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等,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国家和政府虽然已经开始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还有不足之处。例如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社会整体形成的人文合力不够,教育主体的责任不明确,还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问题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首先是制度问题,经济制度和户籍制度的不合理。其次是施教主体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正确发挥教育功能,甚至有的施教者都不具备教育资格,教育队伍不规范。第三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城市居民的歧视,媒体的反面报道等等。最后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有限,造成他们学习能力较差,劳动技能较低,思想素质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有它的理论基础,更有现实意义。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城市化、现代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还可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来实现:第一,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物质关怀,保证其合理工资的取得以及子女可以在城市中享受教育。第二,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制度关怀,通过完善经济制度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增加收入;逐步改革二元的户籍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也可以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益。第三,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社会关怀,通过组建农民工工会,社区生活管理以及加强企业的教育管理来构成社会整体的人文关怀合力;通过改变媒体和城市居民的歧视态度,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来改善社会环境。第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素质,让其尽早的融入城市社会。总而言之,就是在新时代农民工的生活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满足他们的需要,保障其合法权益,创建一种关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