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钛矿物光催化降解硝基苯废水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angjia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实验室自制硝基苯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以含钛矿物为光催化剂,研究了采用光催化方法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对含钛矿物光催化剂做化学元素分析、XRD.SEM表征、紫外漫反射分析、润湿性分析和粒度分析等,来确定其光催化活性,为实验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根据。对含钛矿物光催化剂的硝基苯降解体系的吸附性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其吸附时间、硝基苯初始浓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硝基苯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硝基苯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均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当以上因素超过一定值后硝基苯降解率增长缓慢。硝基苯在含钛矿物光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得到硝基苯吸附等温线,并确定吸附时间为25min,硝基苯初始浓度为150mg/L、光照时间为1h硝基苯的降解效果最好。对含钛矿物光催化降解硝基苯的实验研究基础上,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来探讨其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正交实验表明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顺序为:催化剂>表面活性剂>pH>光源。分别探讨三种表面活性剂用量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BS投加量为0.15g/L时,硝基苯降解效果最好。将钛精矿、铁尾矿和钛尾矿进行高温处理,通过实验确定当煅烧温度为600℃时,钛精矿、铁尾矿和钛尾矿的光催化活性最好。在不同含钛矿物光催化降解硝基苯的实验表明:光催化剂对硝基苯的降解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高钛渣>钛精矿(600℃)>铁尾矿(600℃)>钛尾矿(600℃)>攀钢渣。反应温度的升高对硝基苯降解有促进作用。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温度为40℃,光催化剂选择高钛渣,pH=7,DBS投加量为0.15g/L,光源为氙灯,光照180min时硝基苯的降解率达到42.8%。对含钛矿物光催化降解硝基苯实验研究基础上,通过加入电子捕获剂来探讨其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甲醇、甲酸之后的含钛矿物光催化降解硝基苯体系中,硝基苯降解率有所提高,并且存在一个最佳用量:当甲醇和甲酸的投加量均为2mg/L时,实验效果最好;加入甲醛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硝基苯降解有抑制作用。加入Ag+和Cr6+对硝基苯的降解有促进作用,Co3+、Fe3+、Ce4+对硝基苯的降解影响不大;加入次氯酸钠、高锰酸钾和双氧水,硝基苯的降解率有所提高,加入双氧水光催化360min,硝基苯的降解率达到97.2%。
其他文献
<正>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
本文首先综述了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臭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重点探讨了近年来研究较热的O3/H2O2和金属催化臭氧化技术。基于O3/H2O2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对Ti(Ⅳ)催化O3/H
<正>众所周知,在国内,关于补充养老计划,有着五花八门的称谓,比方,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私人养老金等。这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比方,我国将私人部门的补充养老
会议
尤金·奥尼尔早期的剧作受自然主义影响,但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中期的剧作多是实验戏剧,有表现主义悲剧、精神分析悲剧和信仰探索悲剧;晚年的剧作是更加正视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
工厂大量使用的废机油 ,经过预处理及酸、碱洗涤等步骤去除渣质 ,可以回收同原油一样使用。
研究了以SnCl2为活化试剂,TOPO从Rh(Ⅲ)-Sn(Ⅱ)-Cl-体系中萃取Rh(Ⅲ)的体系,考察了SnCl2加入量、酸度、萃取剂浓度、料液恒温时间等条件对Rh(Ⅲ)萃取率的影响。在相比为1∶1,
1997年6月30日1时30分,我国当代考古学思想家苏秉琦教授停止了思想。噩耗不翼而飞,闻者无不惊愕、惋惜和悲伤,考古、文物和博物馆界顿时陷入寂静之中,随后浮动起来,人们向苏府走去
本研究基于2014年2月、5月、8月、11月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调查数据构建该海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解析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运用多种模型参数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模型的精确度和敏感性,探讨了2014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能流特点、生态系统整体状况,对比分析了1985-1986年、2004年和2014年三个时期该海域功能群结构及其动态,讨论了该海域不同时期功能群间相互
<正>2008年7月29日,圆明园九州景区正式开放。圆明园分为五个部分:宫廷区、九州景区、西北景区、福海景区、北部景区。九州景区是由以圆明园后湖为中心的九个岛屿组成的,它是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有效运用环境政策工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当前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