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历史人物阮大铖集政客、诗人、戏曲家于一身,作为封建政客,一生周旋于政治漩涡中,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不要名节,表现出一副封建末世丑恶的嘴脸。作为一名诗人、戏曲家,阮大铖又不愧为明末文坛的一面旗帜,他的诗歌、戏曲创作促成了有明一代的繁荣局面,尤其是戏曲的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这样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他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这使得人们对其形象难以确认。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阮大铖做深入研究。阮大铖出生于书香世家,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从小就有才华,并且早年倾慕东林党,性情洒脱,敢作敢为。后进入仕途,卷入当时激烈的党争中,为争吏科都给事中的职位,不惜依靠阉党,与东林党反目。崇祯帝上台后,阮大铖被定逆案贬官归家,寓居南京。在南京期间,阮大铖积极与各方权贵结交,力图通过各种手段达到自己重返政坛的目的。这期间,也是阮大铖创作的高峰期,他大量的诗歌和戏曲是这一时期创作,奠定了阮大铖文学大家的地位。弘光政权建立后,阮大铖得以起用。阮大铖上台后,贪污腐化、结党营私,大肆报复东林分子,弘光政权因此败亡。阮大铖在早年时期是东林党一员,因争吏科都给事中而依附阉党。后世把阮大铖定为“阉党”,这固然有阮大铖自身的因素,却又与东林党行事风格不无关联。东林党人行事偏激,有很深的门户之见,加上内部地域集团相互斗争,相互攻击,这些都对阮大铖依附阉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阮大铖依靠阉党,也不过是为了谋取官位;在事成后,他马上与阉党划清界限。阮大铖一生都与阉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始终没有加入阉党,只不过因为得罪东林党,所以被扣上一顶“阉党”的帽子。阮大铖一生都在追求仕途进步,不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受“逆案”牵连闲居在家,阮大铖都通过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拉近朝廷各方关系,而南明政权的建立也可以说是与阮大铖有重要关系。阮大铖作为封建政客、南明权奸,受到家庭因素、地域因素、社会风气的影响,以至于阮大铖一生都深陷权力斗争中,不能自拔,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