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库不仅是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支撑,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将智库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随后,在2016年,国家出台“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建立智库联盟”,为智库联盟的建设指明了政策方针。当前产业内存在一些智力上的需求,如政策决策咨询、产业战略研判、有效方案供给等,产业智库联盟已成为保障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联盟的成立和发展将有效增强产业内统筹协调资源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成员单位力量,体现集体智慧,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帮助各单位解决转型时期的问题,破解各项难题,直接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因此,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构建产业智库联盟运行机制并研究其评价体系。本文对产业智库联盟运行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分析了国内已存在的12家产业智库联盟的运营现状,再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设计访谈样本,通过对深度访谈得到的原始资料编码,得出主体合作意愿、参与者能力素质、联盟资源保障、联盟融合程度、联盟组织管理5个影响因素,构建模型并对作用路径进行阐述。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产业智库联盟运行机制,提出产业智库联盟运行机制的构建思路和总体模型,从动力机制、管理控制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服务传播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5个方面构建产业智库联盟运行机制实现路径。再者,深入分析产业智库联盟运行机制效果评价体系。在明确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前提下,对联盟运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评价指标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将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产业智库联盟运行机制的实施对策,从政策制度、资金、人才和信任、对外交流合作这五个方面探讨产业智库联盟运行的对策建议。